《史记》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了《史记》这本书,有很多历史故事印象深刻。

张骞通西城,它主要写了张骞在汉武帝被派去与月氏结盟,并向西域其他国家问好结盟,这些国家都向汉朝结盟、示好。月氏国在被勾奴打败后,并不在想勾奴发起战争,张骞没能说服大夏国,回来的时候不幸被勾奴捉住,一待就是十年,趁勾奴大乱逃了出去,回到了汉国。

乌江自刎,说的是在项羽和刘邦的战争中,项羽大败刘邦,带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边,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项羽说,当年我带领八千人渡乌江,除我之外,无一人生还,如今天要我亡,我还渡江干什么,还不如我在这决一死战,于是项羽命令士兵下马,手持刀剑战斗,忽然看见老朋友吕马童,说,听说汉王悬赏我的人头,赏黄金两千两,封为千户候,我就帮你这忙了!

指鹿为马,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怕大臣不听他的政领,向皇上献了一头鹿,并说是马,皇上说是鹿,赵高不信,说问问前朝大臣是鹿还是马,大臣有的说鹿,有的说马,还有的大臣不说话,赵高就设计把说鹿的大臣都除掉了。

战国时期,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史记中记载很多故事,以上的不过是其中几个罢了,希望你以后也能看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汉本1605班 刘日华 在中国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泱泱文明古国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贤...
    深鲸有理想阅读 819评论 1 6
  • 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韩有劲卒魏有武卒齐有锐士,然秦兵所至无一不败,秦之甲士无敌于天下,秦横扫六国如同探囊...
    MU心阅读 1,247评论 0 5
  • 接着上次的问题,分别加以探讨。 问题一:赵国接收上党,只是图一时之利,还是别有所求? 1、战略考量。我们在读赵武灵...
    衣赐履阅读 1,235评论 15 3
  • 晚上上课的时间阿帆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游戏。 游戏的内容是三个人一组,轮流一人在中间,两个人分别在两边对中间这个人进...
    花手鞠阅读 189评论 0 2
  • 有时如此的企盼日子再新一些。 旧的祝福和旧的心愿在旧的草中,日子风干了,留存下来,仍怕想你。 旧的,你种下的花,风...
    叶语风眠阅读 356评论 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