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得益于读书。
杂七杂八的书读了好多。不成系统,也没有条理。基本是喜欢就买(借)来读。有一句话成为我成长的心理转折点——草原上性子暴烈的马都是胆子小的。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一下就怔住了。怎么可能?细想却发现这是真的。立刻联想到自己,难道还有人跟我一样?不然他为什么说得如此精准。因为那时我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经常在面对别人看来很小的事情时也会大光其火。就像一个刺猬,无法确定外界善恶就先把浑身的刺竖起来,至少不要伤到自己。
好像有个椎子,眼看着它一点一点地刺进皮肤,再进入肌肉,再刺入心脏。不想承认这是真的,多希望没看到这句话呢。然而,这句话就在那里!好像做坏事被人逮了现行,羞愧悔恨和对未知结果的恐惧挥之不去。
为什么胆子小?面对一点点否定都会竭尽全力地反击,这不是对否定本身的恐惧,而是因为在我心里有一个逻辑:你对我观点的否定就是对我本人的否定。而对我本人的否定,是我万万不能接受的。犹如一个膨胀的气球,任何否定都如靠近的针尖,本能地躲闪回避。实在不成就用各种反击来自我保护。这一切的深层原因是自卑。就像草原上那胆子小的马,外界任何不知悉的事物靠近,都被它视为威胁,踢咬逃跑就成了它的最常用手段。
找到心理内在逻辑,就找到了“病灶”。记得有一种说法:潜意识的问题一但表面化,就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当我终于能面对自己的“胆小”,不再对别人的否定担心,那只是对事对人的认知不同,与我本人跟对方的关系并没有直接相关;有勇气抖落如影随形伴我多年的自卑时,不再偏执偏激,与人交往融洽了许多。
找到心理内在逻辑,于我如同一个成长过程的里程碑。告别了过去虚假的暴躁,回归了真实的自我。
我的成长得益于运动。
经常运动也难免有不想动的时候。每当想偷懒时就自己跟自己对话:先起床,然后再说;先出去,看看天气是不是合适再说;先简单地跑一会再说。就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完成了一次次运动。十多年的健身不仅给了我好身体,还把这种方式运用到生活工作中,还改掉了做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坏习惯。如今面对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难题,也一点一点地做,最终都有完成的时候。
行动给带来的心理变化也让我感慨不已。从过去的懒惰,到如今的勤快,从过去的有事明天再说,到现在的能今天做的事情绝不推迟到明天,今天的作业必须今天完成,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更加热爱生活。
因为运动,学会了控制情绪。情绪化是曾经接人待物的毛病。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对情绪的控制能力也得到加强。这是一个运动的副产品,是一个让我喜出望外的收获。
如果说读书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那运动就给我以改变的实践。如果读书让我认识世界,那运动就让我更加热爱生活。
文/天长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