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长谈》3:剥削
版权《得到》所有,纯学习笔记&行动指南
1、一切成瘾性消费,都是生产者对消费者的剥削:赤裸裸的血腥剥削。
很多人,容易根据被剥削的程度,决定自己的“身份/价”。比如李笑来就说:200一包的烟,我抽得起啊,来来,大家一起抽。1000元一下子就没了。这不就是烧钱吗?
2、李根据这个,修改了自己的戒烟脚本,帮助更多人:我从来不抽烟,因为我讨厌被剥削。如果要戒咖啡,戒短视频,是不是也可以用同样的脚本?
3、脱不花分享自己组建“健身”这个习惯的过程。一开始,自己是运动渣,理性上知道,运动、健身很好,但是去健身房,收到的基本都是负反馈。脱不花想组建健身的习惯,给自己的咒语:“我是一个每天早晨都进健身房的人。”组建好习惯,比退出坏习惯更难。
4、习惯:通过大量重复,让习惯变成潜意识行为。
大量重复习惯,本身就是耗时的。
当我们组建一个新的好的习惯是,之所以会觉得难,更多在于“耗时”。进入潜意识需要大量重复,大量重复本事就是困难的,耗时的。怎么样先让飞轮转起来呢?先给自己洗脑,先有一个最小的启动动作。让自己有最简单,最基础的正反馈。
5、刚开始,可能是通过一些方式、手段,忽悠大脑、潜意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一定是让自己相信,让大脑坚信,甚至是笃信的地步。真信了,知了,行为就会对齐。
6、基于行动的自我定义。(可执行:上过程,上行动。)喊出自己的名字(熟悉优先、鸡尾酒效应)。而且,大脑听到自己叫我的名字时,会自动剥离开,好像是站在上帝视角,这个时候,是一个人最理性的时刻。理智和潜意识同步协同,效果最好。
7、李笑来说,过去一年,劫持自己的潜意识,确实很神奇,也解决了很多小问题。他想写课程或者书籍,但是有点担忧,万一这个东西表达不足够清晰,很容易像邪教。包括他的小孩眨眼,以前遇到这种这么小的小孩的问题,是几乎无解的,现在,李让她跟着自己,说一句跟一句:我从来不乱眨眼睛。重复10几次,下午又重复了几次,然后就不乱眨眼睛了。说真的,我对这也半信半疑,信的是我知道李笑来,一直是知行合一的人,大概率没必要为了效果说谎,但是呢,这个事情很超出我的认知,比如几岁的小孩,听话照做没问题,但是她知道什么是乱眨眼睛吗?
8、不过,我个人从说了两三年跑步,一直没行动,到上周开始行动然后一直持续跑步了。确实,有效。对于我来说,可能先自个测试个一年半载,必要的时候,再慢慢把方法论放到小孩子身上。特别是老大已经8岁多了,比赛也拿了好几个冠军,可以更进一步,或者,好的方法,对她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9、说回“被剥削”这个概念,举例女生的服美役:在10cm²不到的指甲,做100-300元,约等于15-45万/平。可以不拧巴,自己喜欢就好,但是一定要清醒。
二、
1、分心问题:手机的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