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位大学教授感叹学生上课没有精神,玩手机的玩手机睡觉的睡觉,课堂上他眉飞色舞,不断重复他的口头禅“这个很有意思嘛”,他心里很清楚,真正觉得有意思的学生不过寥寥几个,无力感这位教授感叹到,深刻的无力感!他宽慰自己说他幼年的时候也不曾被引导去体验这个世界的奇妙和复杂又怎么能奢求学生们自动重拾好奇心和感知力呢。
罪魁祸首“自我同一性混乱”
什么是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观点,即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如果你听不懂你可以这样理解:自我同一性便是你对自己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的理解和整合。
需要:了解自己的生存需要哪些基本的要素。
情感:清楚自己的情感方向,对于自己的热爱十分清晰。
能力:知道自己的能力水平,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目标:根据以上的条件清晰定位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价值观: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
以上要素层层递进,互为前提,任何一环的混乱都会影响到自我同一性的完成。
让我们假设如果上课的内容符合学生的生存需要,是他们情感的发泄口,他们又有能力学好,同时又能帮助他们实现短期目标或长期目标,他们的价值观认同课上的内容,那阻碍他们的只有”意志力水平“和”老师讲课水平“两个因素,而这并不是学生上课玩手机的主要原因,所以同一性混乱是“罪魁祸首”。
什么影响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1)认知发展水平对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那些对形式运算思维掌握牢固的并且以复杂和抽象的方式思考的青少年比那些认知不那么成熟的青少年更有可能提出和解决同一性问题;(2)与父母关系的远近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3)和同伴群体的相处以及友谊的建立对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有重要作用;(4)学校、社会以及更广泛的文化背景同样会对同一性的建立以及发展产生影响。
并不严谨的经验推理,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该背的锅
说到我国基础教育,不得不提工业化教育,工业化教育起源于德国,后传入苏联,经苏联传入中国,工业化教育的特点强调分工、强调纪律、强调稳定,将学生按照年级区分,统一管理。这种教育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业人才,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起点,中国借鉴之后让我们从一个庞大落后的农业国,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小的代价,成为了工业大国,所以工业化教育在某种程度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就不难理解高考仍然是我国最公平基本教育制度。值得肯定的同时,我国教育的最大缺点同样也是工业化教育,是否你上学的时候听过这几句话“不好好学习对不起父母”“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学生的职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的家庭教育更是围绕这些内容添油加醋,最为重要的一点,学生被学校和家庭割裂了与这个世界的联系,让他们形成了单一简单的价值观,高考结束进入大学如同一张白纸,按照前景和工资待遇选择专业,学习着并没有深刻思考的专业课,相比起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之间的混乱让他们无所适从,轻松娱乐的移动互联网更能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