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史 薛瑞卓
每当我听到“阅读〞这两个字时,我的脑海总会充满波涛…… 三四岁时我的爷爷搂着我,我们一起捧着一本叫《你真好》的恐龙绘本,爷爷讲着我听着,当爷爷讲到不会游泳的霸王龙为了去救在水中被欺负的朋友薄龙时,我的思绪总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霸王龙怎样的用力用他的那强有力的爪子在水里坚强的游着,而博龙又是怎样的在奋力挣扎着,那海水的水面是怎样的汹涌澎湃。情节曲折离奇的《狼大叔的红焖鸡》令人沉浸其中的《最强大的勇士》以及内容极其有趣的《糊涂的侦探》等都是那段时间我的最爱。后来上了一年级我学会了阅读,我终于可以自己去读书了,虽然很多字音都不会读,如我常常把愿意的愿读成原来的原,把红焖鸡的焖读成很闷的闷。但这并不影响我去阅读。只要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他的意思就可以了。我只要知道他在讲什么就很满足了。 三四年级时,教室里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千万字阅读挑战,每到晚上教室书柜里近百本的小说书都总会被我们一抢而空,什么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淘气的尼古拉系列和查理九世系列都是我的最爱,其中我最喜欢的系列就是沈石溪动物小说系列了,这套书中那曲折又离奇的情节,总是令我不得自拔。比如一本名为《雪域豹影》的书,其中讲的是一只雌豹子在刚生下小豹子的当天,她的丈夫在悬崖下去世了为了能让小豹子平平安安的成长下去,这只雌豹子带着小豹子找到了一个名叫泥球儿的雄豹子,让这只雄豹子成为了刚出生的小豹子的保姆,这只雄豹子为了这一几只小豹子,可以说是拼了性命,有一次一只大老虎发现了他们大老虎叼走了小豹子,而这只名叫泥球儿的豹子为了这群小豹子差点丢了性命最终把那几只小豹子救了出来,还有一次他们都陷入了泥潭当中,还是多亏了这只名叫泥球儿的豹子用树藤把他们都救了上来,可正是一只如此勇敢的豹子,可却生来不幸有着一身的病,没有其他豹子那样健壮。这时候我总会去同情这只实际上不存在的豹子,觉得命运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它这有那么好的品质,可却只能有那样一个病殃殃的身体,当时我为了得到更多的读书时间,中午我竟然连觉也不睡了,哪怕生活老师总是会监督我们不让我们在中看书,我也总会蒙着被子在被窝里面。映着太阳的一丝微光在看书。那段时间,每天晚上我的眼泪总会为书中那些不存在的虚构的人物而痛哭。时而是因为主人公悲惨可怜的命运,时而是因为主人公经历千辛万苦终于获得了它应有的成功,时而是因为某个微小配角的壮烈牺牲。 到现在我已经是个五年级的大孩子了,渐渐的我也不再只是单纯的去阅读了,书是梦中的“真”,“真”中的“虚”而我就是要把这种“虚”转化为确切的“实”如看《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他个小小乞丐通过一生的努力竞都能成为天下第一的皇帝,我们考班级第一又有何不可呢?如去看《草房子》这本曹文轩先生的巨著时,书中的杜小康,油麻地富贵人家的儿子在受到命运的考验时,是如何的坚强,如何的勇敢时,联想到自己,自己不应该去放弃,杜小康既然可以为与命运对抗那么勇敢坚强,那我为何又不可呢哪?为何不可去努力的坚强的勇敢的在学习生涯上坚定的走下去呢? 如果说书是一种美食,那么我的阅读之旅可以说是以从最初的品味与充量转变为了如今的渴望吸食营养,想到这儿我终于明白了为何莎士比业亚要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了,书不仅能为人带来无尽的快乐,还可以引发人们无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