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很糟糕的感觉就是,书读得越多听得越多,越焦虑。
因此想到读书的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以及不知道自己知道。很显然我正处在第二个阶段,刚刚走出生活的舒适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什么都想学可是什么都没学会,所以才会有所谓的知识焦虑。
前几天参加一个沙龙活动,意外收获了书友的两个小故事,让我颇有启发。
有一位书友是基督教徒,她的妈妈在退休之后因为生活没有寄托,在女儿的影响下,也信了耶稣。于是妈妈每周跟着女儿一起去教堂做礼拜,一起参加唱诗班,不仅生活变得丰富起来,还意外发现了自己的音乐天赋。女儿给妈妈买了钢琴,年近六旬的妈妈居然自己对着五线谱学会了一百多首唱诗班的乐谱,女儿觉得不可思议,哇靠,一直以为老妈是个逗比,没想到居然这么牛逼。
其实这就是最简单的道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跟年龄无关,不管是读书还是学钢琴,只要有心,只要想学,满头华发都不算晚。
还有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书友,分享的是她与自己孩子的故事。在她的孩子上初中的时候,突然出现叛逆期,当时这位妈妈用尽所有办法都不能够与自己的孩子有效沟通,她感觉自己遭遇有生以来最大的挫败。庆幸的是,在人生感觉最无力的时候,她选择了读书,通过不断读书学习,调整心态,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孩子终于向妈妈敞开了心扉,与妈妈达成了和解。
很多时候,我们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读书学习能带给我们什么,往往都是出现了一个问题,而我们当下的认知水平又无法解决的时候,人们才会想到去学点什么来改变现状。这很现实,但是又很有用。
不管是用音乐丰富老年生活,还是用读书重建亲子关系,你会发现读书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获取物质财富,而是帮我们解决问题,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幸福的人。而幸福从来不是一种状态,幸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通过终身学习不断发现快乐的能力。
意识到这一点,因为读书而产生的焦虑就会大大减少。
读书的过程就是不断升级自我认知的过程,简单粗暴点讲,就是不断发现从前的自己是个傻逼的过程。这句话很多人讲过,可见其普遍性。所以我们应该庆幸能够发现自己的无知,因为这是一种进步,明白自己的渺小,深知自己与更好的差距,才会不断激励自己一直向前。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读书学习能力呢?我想分享或许是个不错的方法。将输入的过程内化之后再输出,知识才能真正变成你自己的。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将自己所学所感与人分享交流,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下产生新的火花,完成又一次认知迭代,无疑是最有效的自我提升。
道理很简单,接受一个道理也很简单,真正难的是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