趴在宿舍的阳台上,刚好可以看到左边那条路上的小吃摊。白天在阳台上晒太阳,晚上吹吹风,总喜欢往下瞅瞅,看看哪家的生意最好,哪家又增加了新的小吃。有时候也只是单纯的盯着忙碌的人群发发呆。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感受一下天气如何,以此来决定要穿什么衣服。每次当我还在睡眼惺忪的感受气温的时候,总能看到摊主们已经精神抖擞的架起了帐篷,摆好了桌椅板凳,开始一天的劳作。早上生意比较清淡,大多数人钟情于学校食堂的天津灌汤包,小吃摊自然就被冷落了。
中午应该是一天当中生意最好的时候,刚好赶上一起下课,一方面害怕等穿越食堂的人山人海,冲出重重包围圈赶到打饭窗口的时候,想吃的菜已经被扫荡一空了,如果是夏天还要被迫享受一次免费桑拿。另外摊主们的手艺也确实不错,所以中午的小吃摊总是热闹非凡。为了免受等待的煎熬和太阳的炙烤,摊主们想出了电话预定,提前打电话告知摊主你要吃什么,等放学的时候就已经帮你打包好了,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过了中午小吃摊又要归于平静,除了偶尔的行人,或错过午饭时间的同学,基本上很少有人光顾。这时候才能真正体验一次顾客是上帝的感觉,十几家摊主,从大老远就就眼巴巴的望着你,眼里满满的都是期待,一旦你选择了其中的一家,被选摊主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了,一边忙碌一边还会跟你扯上几句。这应该是属于小摊贩们的简单的小幸福吧,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的你是体会不到的。
没有被选择的摊主像被冷落的小孩,有点沮丧,看到有人过来,立马就重新抖擞起精神。别看只是小吃摊,摊主们之间都暗暗较着劲,暗暗比较着,看哪家的小吃卖的快,想着法子让行人在自己的摊位前驻足。要么摊主伶牙俐齿,口才过人,要么做出的小吃让人吃过一次还想吃第二次,总得要有打动人的地方。如果哪一点都沾不上边,自然会门前冷落鞍马稀。
有个卖山东煎饼的阿姨,总是低着头干活,从来都不主动去招揽顾客,每次去的时候,看她的摊位总是没人,忍不住会去照顾一下她的生意,可现在我已经不喜欢吃那种煎饼了,所以也实在没法勉强自己去买。但每次都会留意一下她那的生意,总是冷冷清清。这已经不是一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必要的时候还是要用一些适当的方式,酿酒的不一定非要躲在深巷里,去闹市也未尝不可。
随着夜色渐暗,小吃摊又重新热闹起来,不愿意去食堂吃饭的同学就去小吃摊随便买点小吃,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享受了美味。九点多刚好下赶上下晚自习,于是摊主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一直到11点多,周围灯火通明的格子楼一个个暗下去,摊主们才陆续收摊,算是结束了一天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