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第四章:小沙弥的疑问
时光飞逝,如瀑布倾泻,一晃便是百年。无字寺依旧静静矗立在峰顶。落雪之时,大片雪花临近寺檐,就像碰到无形的炉火,悄然化作温润水汽消散无踪。寺周的山岩青红斑驳,历经千年,模样未改。寺中的住持换了一批又一批,小沙弥剃度后又成了老僧。
寺门外不远处,有一块巨大的天然卧石,不知多少年前被劈开、凿平,成了一块不饰任何纹路的古朴巨碑。它通体光滑温润,经过百年风雨摩挲,光洁得如同镜面,可就像这寺名一样,上面未刻一字。
又一个清寂如水的夜晚来临。山风呼啸着擦过岩壁,发出如呜咽般的低鸣。寺内,方丈禅房里灯烛如豆。一个刚懂事的小沙弥,依偎在老方丈膝边,圆溜溜的眼睛懵懂地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还有那块沉默得如同大石的无字巨碑。
小沙弥打了个哈欠,奶声奶气地问:“师父,那块大石头叫什么名字呀?光溜溜的,看起来好傻。”
老方丈目光未从手中那卷翻得毛边的破旧经卷上移开,布满皱纹的脸上毫无表情,只有烛光在他深陷的眼窝里投下跳动的阴影。
“那可不是傻石头,孩子,”方丈声音苍老低沉,好似古井深处泛起的水波,连烛火都未晃动一下,“那是……空镜台。”
“空镜台?”小沙弥眉头困惑地皱成一团,“那为什么……上面一个字都不写呢?”
老僧终于微微抬了下眼皮,视线仿佛透过木格窗棂,落在那块光洁如水的无字碑上,烛火在他浑浊的瞳孔里安静燃烧。
“因为……”他顿了顿,语速慢得如同经年流淌的山泉,“该刻下的字……都刻在满山的石头里了……”
风从窗隙灌进来,带着山上特有的寒气。小沙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依偎得更紧了些,嘟囔着:“可是师父……我还是觉得它该有个名字……”
风声依旧呜咽,烛火却在风中异常稳定地燃烧,像一颗微小的心脏在跳动。昏黄的光晕摇曳着,漫过窗前粗糙的木板,悄无声息地蔓延到窗外那片空阔之地,落在那座无字的石碑上。石碑在光影迷离中沉默着,其表面光滑如镜,仿佛吸收了月魄星辉,映照着一方小小的、却又似乎深不见底的世界。
烛光再往外蔓延,洒在了石碑背面紧邻的垂直山岩上。这是寺院背靠的天然崖壁,百年斧凿刀削的痕迹几乎布满整个巨大平面。上面密密麻麻,覆盖着几层如虫蚀蚁走般的刻痕——有或狂放或端严的佛法真言,也有同样深刻、如泣如诉的破碎词句——“眉黛”“青丝烬”“千山负一人”……它们在微光中明灭不定,深深嵌入坚岩,经久不息地纠缠、厮杀、共存。
风,无声地扫过这镌刻满心迹与佛言的山壁。一片片深绿如染墨的菩提树叶,从寺旁的古树上簌簌飘落。叶面脉络深沉清晰,边缘柔和,被光影照得通透,叶片表面反射着昏黄的烛光,叶脉下却暗影沉沉,如同其中流淌着难以言说的密语。
叶片轻盈落地,恰好覆盖在石碑与山岩刻痕之间斑驳的地面上,也盖住了一百年来被时光与锲刻浸染成暗红色的苔痕和碎石屑。
光与影之间,佛的奥义与人的痴心,在那片无字碑映照出的虚空中,在每一道刻痕里,在每一片菩提叶落下的瞬间,无声地激荡碰撞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