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放假回老家,我妈跟我聊起了人生大事。
她看着街坊四周的好姑娘一个个接连定了亲事,希望我也早些下手,再晚连人家挑剩的都没了。
的确,好姑娘们接连被拱,我的心好痛。
但我仍然义正言辞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像我这样暂时不想结婚的还不算什么,那些同性恋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结婚,不照样可以过得很好?
话题突然跑偏,我妈说,同性恋,恐怕是不道德的吧?
那一刻,我仿佛热心网友附体,眼里闪耀着彩虹的光芒,巴不得立马为同性恋群体发出抗议。
可面对我妈暧昧的神色与试探的语气,我只是尴尬地笑笑:我就说说,您别着急,我又不是同性恋。
现在想来,很庆幸那天没有被热心网友冲昏头脑。
古风如何暂且不说,有件事是我知道的时候比较惊讶的:1997年,中国才取消了扣在同性恋头上的“流氓罪”,2001年才正式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范畴中剔除。
我妈不上网,多年来身处的环境让她说出了“不道德”这个词。但她知道自己儿子是一个善良的阳光男孩,跟“不道德”实在扯不上什么关系。所以,她用了“恐怕”两字来修饰,并配上暧昧的神色和试探的语气,以表达自己对于件事的不确定。
这让我相信,那天我妈跟我聊起的,真的是人生大事,她身体力行地告诉我:只有真正尝试了解过某件事或者某个人,你就其所表达的一切才有意义。
毫无疑问的,我是一个善良的阳光男孩,但有时候,我也经常陷入热心网友们的误区。
嘴上说着,同性恋跟我们一样,直到看《奇葩说》,被姜思达和肖骁两人的魅力和进步所打动,才真正不再隐藏自己偶尔想翘兰花指的冲动。
嘴上说着,不要以貌取人,直到跟某个并不十分英俊的同学成为朋友,才真正放弃毎天早上都洗脸洗头。
嘴上说着,不要搞地域歧视,直到现在我也没去过内蒙,所以真的很向往骑马上学的生活。
热心网友们热衷于为那些自己没经历过,甚至根本不曾去了解的东西发声。他们只在意口号响亮与否,口号背后那些无尽的委屈和苦楚,那些真切的汗水和血肉,他们只觉得无趣和厌烦。
这也是为什么在调侃嘲讽政治正确时,举实例通常是最有效的手段。
《卡拉马佐夫兄弟》里,伊凡说,“要爱一个人,那个人必须隐藏起来,只要一露面,爱就消失了。”
好像在消解爱的意义,实际却构建了爱的伟大。
爱人类很简单,只需要列出那些已知的美德,施以祝福,人人都能声称自己热爱人类。
爱邻人太难,你必须忍受他衣衫褴褛、陪他露宿街头,一同摔倒在湿冷的泥潭。你了解他经历的一切,你想说话,却发现声音从他嘴唇发出,这样你才有资格爱他。
那些今天在朋友圈发些莫名其妙数字的90后,多半啥也不知道,只是工作量不饱和;那些网上现成的零碎知识,多半对你没什么用,却让你误以为自己好像真的有什么用;那些轻而易举装成的逼,多半打动不了任何人,烟消云散,最终不如一个屁。
想要了解菊花的味道,请拿出格物致知的古典主义精神:尝试一下,只是知其奇妙处,再深入一下,含泪的快乐才是高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