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现在仍然以每年一厘米的速度往上长。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是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成长是生命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这种成长精神,是人生舞台最具光芒万丈的。我们为什么要成长,追求中华文明的价值在这里。
① 隐藏在孩子深处的动机需要被发掘
“宝贝儿,上半年我们合计参加四场比赛。一场数学,两场中文演讲,一场英文演讲。你记住:所有的比赛都是经验,积累赛场经验并获得自己满意的成绩,就是我们的目的。怎么样?你同意妈妈就报名了。”
“好的,妈妈,你报吧!”。
三天后。
“宝贝儿,数学比赛已报名了。我们可以每个周末认真研究一套题目。”我告诉女儿。
“我不想参加比赛了。比赛有什么好的!还不如和同学出去玩。我把报名费还给你吧,我不去比赛了。”女儿看着我,陷入沙发里懒洋洋地坐着,撅着嘴,还对我翻了一个白眼儿。
周围的空气顿时停止了流动。
我和孩子爸爸对视了一眼。没有说话。
午饭时,孩子随意扒了几口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高低床的楼梯上苦闷发着呆。孩子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思考。
空气始终保持着之前的寂静,有些死寂。
我和孩子爸爸没有打扰,保持着我们的沉默。晚上,我们问孩子:“就参加比赛这个事情,我们聊一聊,如何?”孩子没有拒绝,点点头。
我打开手机,给孩子看了一幅图,问她:“这幅图你可以看懂吗?关于参加比赛这个事,你知道我们是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吗?”
女儿很聪明,一下子就看懂了这张图,“妈妈,我是‘山’的下面出现了问题。”长长的睫毛瞬间耷拉下来,盖住了那双清澈的大眼睛,女儿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这张图是著名的萨提亚冰山教育理论。我们知道,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和比赛动机短时间出现了困难。
萨提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孩子快要10岁了。在过去九年多的陪伴教育中,孩子没有“外包”给任何人,无论是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还是外婆或奶奶。我们在家装了满满三个大书柜的藏书,带孩子开展家庭读书分享会;每个节假日带着孩子满世界跑,感受一年四季之变化,感受祖国山川河流的美好;定期开展家庭会议,制定家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让孩子参与家庭成长计划,清楚每个人的家庭定位。
2021年的最后一天,我们开了1个半小时的“2022年家庭战略会议”。在会议中,我们根据每个人的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女儿明确表示,自己有语言方面的优势,喜欢英语,要努力参加广州外国语学校初中入学考试,打算提前积累省级和国家级比赛经验。
知己知彼方能做到胸有成竹。于是,她在四年级上册初次了解了“全国ABC英语应用比赛”以及“WMO数学创新比赛”两场比赛现场环境、参赛选手整体水平情况等等。从四年级下册开始,我们将根据女儿自身的优势报名参加社会各类比赛,以中英文演讲、数学比赛为主。
孩子似乎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心中那个目标还在。根据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比赛便是自己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美国克里斯坦森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提出一个观点,激发孩子向上有一条理论——动因理论,也就是孩子主动积极参与的事情要达到四个条件,如有挑战性、有责任感、获得认可且得到个人成长。
② 预演梦想,未来等着你
第二天中午放学,我转发给孩子一条微信,这是同在一座城市的少年励志故事。
那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中国少年——张家城”,登上央视,写进教科书,14岁的他凭什么?这个独臂男孩无意间结缘篮球,凭借自己的热爱与毅力开启追梦旅程。NBA球星PJ-塔克在微博留言送他签名球鞋,中国男篮易建联为他送上祝福。虽然他被上帝无情夺去右手,但却因此练就无敌左手的篮球少年。他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无数次铸造着自己的梦想,从未因为身体残疾而放弃。因为梦想的美丽从不需要任何主观障碍。
孩子看完后问我:“妈妈,按现在的学习方式参加比赛,我可以拿到省级金奖吗?”
“宝贝,上个学期没有做任何准备,在‘ABC英语应用能力比赛’中,你不也轻而易举地拿了一个银奖吗?你现在每天坚持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输出,你肯定可以拿金奖的。”我如实回答女儿的问题,女儿每天坚持英语练习时间至少1个半小时,不光是安静地阅读,更多的是语言输出。就凭借这股认真劲儿,我对她有信心的。
“哇,妈妈,我要是拿了金奖,好开心哦!这样我还可以参加全国的比赛。”女儿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要是拿了全国的金奖,哇,那更不得了哦,这样我参加广州外国语学校考试就更有信心了。”女儿一边说,一边已经开始畅想美好的未来了。
她拿着英文书籍像往常一样大声地朗读起来,标记不熟悉的单词,主动理解词义,然后一遍又一遍进行复述。整个房间都是女儿像鸟儿一样的欢呼雀跃。
是啊,每个人的未来都需要构想。每一次的构想都是对当下的鼓励与鞭策。
每天晨跑时,孩子爸爸会给孩子画一张图:你还有两年的时候将参加广州外国语学校升学考试,在课业成绩优秀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参加学科竞赛,并积极投身于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为申请外国语学校的简历撰写好素材。
每天上学路上,孩子爸爸继续给孩子画一张图:中学生活里,你会发现身边的同学在学习和活动中,永远都是充满阳光与活力,学校不是每日沉浸在安静的课堂读书中,会经常组织有趣的比赛活动,让这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们散发独有的魅力。
每晚漫步在小区的榕树下时,孩子爸爸仍然在给孩子画一张图:你在顶级优秀的大学食堂里就餐,那里永远都是既便宜又美味的、品种多得看不清的佳肴,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食堂大叔做不到。最让你着迷的是,你身处的大学校园,到处都弥漫着文艺气、书卷气,来自全世界的优秀学子们享受图书馆的那份宁静。更让你意想不到的是,在永远充满阳光的小区里,到处都是你和学友们拼搏的身影。
……
每一张图的构想都是那么清晰明亮,每一次的构想都让女儿无比向往。
③ 唯有热爱能让人生之路更有价值
“所有的坚持都是源于热爱”,中国单板滑雪奥运冠军苏翊明在《中国日报》采访里提到。不光是苏翊明,还有中美混血儿谷爱凌,还有坚守奥运20载的徐梦桃,都用活生生的案例展现给年轻的一代们:唯有热爱,奋斗才会变得激情四射。
今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给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一次契机。
互联网媒体上对奥运冠军的实时报道,预计采访视频铺天盖地而来。我们在关注过程中挑选了几个对孩子有帮助的视频给她观看。
“宝贝儿,你觉得这些哥哥姐姐有什么共同点呢?”“宝贝儿,你觉得他们优秀吗?”“他们对待自己的人生态度是什么呢?”
“妈妈,他们从小就练习这些体育活动,他们很喜欢这些活动”、“他们拿了冠军当然优秀啊”、“视频告诉我他们的优秀不是因为天赋而是努力”、“他们比赛结束后继续到大学里参加学习”……
视频观看后的聊天是我们保持的亲子交流习惯。
是啊,他们努力才优秀,他们问鼎奥运还继续攀登。正如“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一样,现在仍然以每年一厘米的速度往上长。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是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成长是生命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所以这种成长精神,是人生舞台最具光芒万丈的。
《不如去闯》的作者李拓远在书中说到,“高一高二的700多个日夜,我一直沿着自己规划好的路线,一步一个脚印前行,像一个沙漠旅者、一位雪山攀客,虽可赏沿途风景的瑰丽雄浑,却也时不时感到孤寂。沙漠尽头的绿洲清泉和雪山之巅的日出暖阳似乎还只是一个遥远的小点。一个人奋斗得倦了、累了、有压力了的时候,一句来自前辈的再简单不过的鼓励,也能为信念的小马达加满油。”
每当看到有感触的鲜活的案例,我们及时捕获,发给女儿看。
女儿在一个又一个视频案例中找到动力,而这些同时代的青年娇子们成为女儿中英文演讲中的好素材。好素材不光要看,更要会用;不光会用,更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实践和体味。
只有热爱,那个预演的梦想,才会在未来成真。
④ 唯有踏实走好每一步,人生才丰富
曾经看过【环球创意榜】里面一个汽车广告,它被评为最具教育意义国产广告。广告内容提到“我有一个很奇怪的爸爸,每天走很远的路送我上学。他总是说,路是走出来的。”父亲在生活细节里,在去上学的路上引导孩子辨别方向,有什么可以帮助孩子找寻芳香,用脑思考。当孩子不解地问爸爸:“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是坐车去上学,而我却要走路?”爸爸笑着回答:“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每个人都生来不同,所以自己的路就要有自己的判断。”有一天,老师组织孩子们野游,三个男孩子独自探险而遭遇迷路,只有这个男孩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出了森林的出路。当他坐在爸爸接他回家的车上时,他说:“爸爸,我发现我跟别的同学的确不太一样,感觉还挺酷的。”爸爸说:“你就是你,不要盲目的跟随别人,凡是呢,都要有自己的感受和判断。”
是啊,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有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外面世界的强烈好奇心,碎片化的阅读、榜样的鞭策,让女儿对自己参加比赛有了更清晰的定位。作为父母,我们不能让孩子停止人生的阅读和行走。
发现大千世界里属于自己的那份热爱。让梦想牵引着孩子们一起前行,把每一个脚印都留在身后,每一步都不违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