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与班上的孩子共享了早读的美好时光后,就匆匆地回办公室“修整”了一下自己,给自己化个淡妆,因为佛山南海的老师来学习,多得区里领导的信任,作为今天的分享者。
2个小时的分享,我竟然能如此淡定从容的应对,惊讶自己的变化。学校负责整理资料的老师发信息过来,让我把演讲稿发给她,我回复她说:“不好意思,我没有写稿子。”
分享过程中,邓校长不知何时进来会场,我却浑然不知,或许是讲得太投入吧!看着佛山的老师们时而拍照,时而做笔记,但眼睛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心中感慨,佩服他们的认真、投入。佛山的潘校长说:“刚听你的报告,如梦初醒,收获良多,希望继续向您学习。”其实我心中明白: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共生共长的过程。
分享结束后邓校跟我说:“讲的特别好,很自然,很亲切,很到位,资源开发、动态生成、综合融通等等专业表达与实践相结合。我很佩服你是怎么背下稿子的?两个小时的分享,不容易啊!我在学校群发了一段话,(今天上午光明小学又有两位新基础骨干教师为佛山教师做培训。董波主任从学校层面到语文学科层面谈改革、改变,思路清晰,理论、实例有效结合,从听课教师的专注状态看出董主任的报告是讲得成功的!林小燕老师的报告站着脱稿演讲,表达流利、生动有趣,主题活动,学生状况,家长资源等如数家珍,报告精彩!我佩服光明小学成长起来的专家型教师!)”我再一次笑笑说:“校长,我压根就没写稿子,您千万不要叫我交稿子啊!”她笑笑说:“您是“新基础教育”实践成长起来的老师,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家成老师的一些影子和话语方式。”
啊?真有啊!此时心中暗喜。
对,我一直心中明白且感恩李老师带我走向专业发展之路,但是我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有李老师的影子。(此处省略一万字,我要好好找找是哪些特质)
我的改变源于“新基础教育”,我的专业再发展源于“新基础教育”。
这一切带来的改变源于李老师的指导。一次次提供的平台,一次次用心的指导。今天只针对“讲”方面来追寻,记得第一次分享是2016年7月在上海的骨干班主任培训,当时李老师提出这个想法时,邀请我、丹尼、柳娟三人与他同台分享,那么高规格的培训,心中还是有些担忧。心想:李老师就不怕我砸了他的场吗?我在怀疑自己的能力时,更佩服李老师的勇气。我何德何能给骨干班主任们分享交流啊!清晰的记得当时的自己是在紧张中度过了半个小时。会后,李老师对我说了一句话,现在还记忆犹新:“小燕老师,对生态班级的概念讲得还不够清楚,深度不够。”刚紧张的心又再次紧张起来:天啊!我是不是真的砸了李老师的场啊?回去一定要研究透,生态班级如何更好的建立。
第二次是2016年7月在广东省第五届中小学班主任论坛,这是更高的一个规格,那天我们光明团队成为了整个会场的亮点,也给第二天讲课的老师带来了压力,我们讲完之后,会务组的老师马上召集第二天开讲的老师说:“今天家成教授跟光明的老师讲的那么好,明天你们要加油。”用柳娟的话说是:涮新了我们的存在感。我们是以六一节点活动呈现,从不同方面诠释如何开发学生想象力,当时的我依然紧张,讲台下面人山人海,而且都是大咖人物。当时的自己已经不由自主地摆弄着麦克风,正如紧张得不知如何安放自己的手的小孩,而这一细节却被李老师看到了,李老师鼓励我说:“小燕老师, 这一次讲得比上海那一次好很多了,相信下一次会有更大的跨越,有一个细节,你需要注意一下,就是在台上的时候不要老用手去摆弄麦克风,这样显得不自然,声音传出来也会受影响。”此时心中一股暖流涌入,我自己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的时候,李老师已经看的一清二楚了,在肯定我鼓励我之后 再给我提出建议,这是为师者多大的仁爱啊!于是,我就暗自下决心,我要改变自己,我不能给李老师丢脸,我不能愧对导师的期待、帮助与指导。
回到学校以后,我请教林水副校长(光明区的金牌主持人):“我在台上,应该注意些什么?”林校的一句话,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心态决定状态。他还从如何走上台,如何站在台上,如何拿麦克风,一一给我示范。让我明白演讲和唱歌的拿麦是不一样的,分享和朗诵的用嗓是不一样的。找到方法之后,在家里我时不时会拿着一个纸巾筒当麦克风试试,找找持麦的感觉,第三次在成都的全国分享会,我已超越自己,最起码我能淡定的站在台上面对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走下台时,李老师笑着说:“小燕老师,挺好的,这次讲的不错。”简短的几句话,让我更加相信自己能行。我想:这是评价的激励作用吗?李老师一次次的为我们搭建平台,一次次的鼓励,一次次的指导,让我们快速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是一个粗线条的姑娘,平时大大咧咧的。工作上完成了任务,我就不想再回头多看一眼了,特别是自己写的文章,再看多两下就想吐的感觉,敲完字就想直接关电脑了。而李老师的严谨,再一次改变了我做事的方式。去上海发言之前,李老师让我们把ppt交给他,他要审核一遍,所以我很认真的做好了PPT。在广州论坛会议前,李老师要求我们交发言的提纲,会议前一天晚上,李老师召集我们开会,核对ppt,检查是否有错别字,还斟酌着ppt上的某句话是否合逻辑性,我就是那个被揪出错别字的人,而这个过程让我收获颇多,也让我明白何为严谨,也就是经过了这一次之后,我每次做PPT都会再次检查、确认,经常会有稿1、稿2,最多的一次是稿15,惊讶自己从一个粗线条的自己走向认真,追求质量。第三次在成都,同样是分享的前一天,李老师对我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一边对着稿子,一边对着电脑上的ppt谈自己的构思,跟李老师讲自己的思维和分享方式。李老师却说:“没有人喜欢在台上念稿的老师,这样倒不如把稿子发给人家看,小燕老师尝试着把稿子放边上,不要依赖稿子,因为稿子会左右你的思想。”于是我就尝试地强迫自己丢掉稿子,在李老师和同事们的面前漏出丑样。一起陪我同去的老师说:“李老师好认真,好严谨,对你要求也好高哦!”我笑笑不答,心中欢喜着,因为在这个过程我已经把自己的思路厘清了。 第二天上台前,我谨记得林校长说的心态决定状态,我谨记得李老师的要求,告诉自己我能行。而确实,我超越了自己。自从成都会议后,我站在台上,就再也不需要依赖稿子,直到现在不用写稿子,这一路除了自己的努力,更因为李老师的指导。
勇者无惧,经过李老师的推荐,今年到珠海做了三个小时的分享,惊讶自己也能淡定从容的表达,清晰有条理的分享自己的实践。知道李老师很忙,不敢打扰。身边的名班主任钟杰姐姐,最能侃侃而谈,虽然她也很忙,但能在下班时逮住她。请教钟姐姐,三个小时的分享,我需要注意什么?姐姐告诉我:素材很关键,准备好充分的内容,这样才有话可说。有备无患,也就有了新的成长。记得当时还在手机备忘录写了一些心得体会,可惜由于手机的丢失找不到了,但那种感觉会一直存在自己的心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新基础教育”带来人的改变,我在自己身上找到了答案,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做、听、说、读、写,会让自己的思路清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思考能力与做事的能力,在做事的过程当中成就更好的自己,这应该是对成事成人的一种诠释吧!
感恩遇见“新基础教育”,感恩遇见李老师,感恩光明团队的每一位同行者。
特别说明:我口中说的李老师,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李家成教授,我们总喜欢亲切称为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