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阅读体会8

阅读8:心理健康:教师的人格魅力

  心理健康是人格魅力的基础,教师更应注重心理健康,一个自身心理都不健康的老师,不可能成为受师生欢迎的人,也很难胜任教师工作。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早期的亲密关系对人格特征的形成会有较大的影响。父母是每个人生命的重要客体,与父母的亲密关系的性质对于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有研究发现,婴儿期建立的依恋模式会在成人之后的恋爱关系中体现出来,一直拥有安全依恋关系的人在成年之后,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都将比较稳定。

  但人的成长环境有时并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如果在成长经历中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是不是就无法修复呢?这也未必,因为安全性依恋关系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也可以在与其他成人的积极安全的关系中修复,成人后的情感体验中能够得到积极的改善。

  积极心理学比较重视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关系的建立,就是在亲密关系中获得了积极体验,得到了爱的感觉和幸福感,将会成为人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学生在学校期间建立起来的安全稳定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有价值,老师有可能成为学生生命中重要的客体,师生关系处理好了,变成积极稳定的安全性依恋关系,可以帮助修复学生由于消极依恋关系导致的心理问题(如退缩、多疑、矛盾等),反之将可能对学生造成再次伤害。因此,良好的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和其他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人成长的重要资源。好老师应该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关系资源。如果老师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心理问题没有修复,或没有被发现而带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给自己造成更大的困扰,也会给学生和同事、领导增加麻烦,更不用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了。或者换个角度说,这样的人也许不适合教师职业。

  教师需要长久的自我修炼,让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鲜明的人格魅力,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自我调节,建立积极的关系资源,修复和提升自己。关系资源是成长发展的动力源,最重要的关系资源通常来自家人,比如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对这些资源的重温与思考有利于自我理解与重建。有需要,还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可能的新的资源,获得关心、理解和支持。

    第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动寻找朋友或家人的支持和帮助。

    第三、寻求专业支持。如果自已遇到困惑,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是“助人自助”,是运用专业的科学方法帮助人们达到可以自我面对和解决自己问题。不要觉得找心理咨询师就是精神不正常,心理出现问题,就像人患感冒一样,需要治疗,治愈了,就可以恢复正常。

    第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扬长避短。每个人并非十全十美,要全面的认识自己,看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尽力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中和合适的岗位上把自己最好的才能表现出来,发挥自己的优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