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少年说》,是一档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节目。
有一个女孩——王紫晔,让我印象深刻。
她说:“有一次,数学考试只考了50分,好几天都不敢跟妈妈通电话。”
但她的妈妈并不打算放过她,主动给她打电话。
说到这里,站在台上的王紫晔学着妈妈的语气,还原了当时的场景。
“哦吼,你真是个人才……”
王紫晔的表情和语气惹得台下的同学哈哈大笑。
但她自己却忍不住红了眼圈。
对她而言,考试失利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而妈妈的讽刺却是让她感到窒息的打击。
妈妈不希望王紫晔好吗?
当然不是。
王紫晔的妈妈说:“我只是想女儿知耻而后勇,并努力成为优秀的孩子。”
然而事与愿违,母亲的“反话教育”方式成了扎在孩子心里的一根刺。
01 反话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Selina 的爸爸也喜欢用“反话教育”的方式教育女儿。
不过与王紫晔妈妈的“反话正说”不同,Selina爸爸用的是“正话反说”的方式。
在《女儿们的恋爱》中,节目组提问任容萱(Selina的妹妹):“有没有因为感情的事情,在心里责怪过爸爸?”
她立即回答:“有啊,我的初恋。”
得知女儿谈恋爱的消息后,她爸爸断言:“你不会喜欢他很久的。”、“我女儿眼光很差。”
虽然选择权在任容萱手上,可爸爸的那些话就像反复循环的咒语,一遍又一遍地在她耳边响起。
这些话让任容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最后导致了分手。
在这种“反话教育”模式下成长的任容萱,从来都不信自己能找到好对象。
时隔多年,她爸爸才首次袒露心声:“其实我很喜欢,妈妈也很喜欢(你初恋男友)。”
任容萱听到父亲的肯定时,第一反应不是开心,而是问了一句:“真的假的?”
原来,这是她第一次听到,爸爸亲口肯定她的恋爱。
而她的爸爸之所以以前说反话,是怕女儿太单纯,被男孩子骗,被爱情伤害,不惜用说反话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没想到,父亲的“反话教育”不仅没能保护女儿,反而让女儿丧失了自信心。
与任容萱同是姐妹的 Selina,也不例外。
刚出道第一次发唱片,爸爸明明很开心,却偏要说反话:“这是你人生中发的第一张唱片,也是最后一张。”
Selina 听了父亲的话后,整个青春期,都感到压力巨大。
直到第一次开演唱会的时候,爸爸偷偷来到现场送惊喜。
Selina 才惊觉:爸爸一直以她为荣,那些批评都是反话,当场泪崩。
语言专家指出,反话其实是变相的语言暴力,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它常常就像一把利剑,伤透了孩子的心,也阻碍了亲子关系的发展。
02 向孩子正确表达想法
有的父母觉得用反话可以刺激孩子,从而让孩子变得更好,结果往往弄得自己更生气,理智断线更快,负面情绪也更多。
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父母的教育,但绝不是以说反话的方式。
1.正面表达情感,是亲子沟通的刚需
57岁的导演姜文,至今没能摆脱妈妈的 “阴影”。
在他的记忆里,妈妈总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无论是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的作品大火,还是给妈妈买了大房子,妈妈似乎从来都没有正面认可过他。
但其实,姜文的妈妈真的很爱他。
《圆桌派》里,姜文第一次提起妈妈过世的事情。
他说:“老太太走前,还给我包了红包。里面还装着外币,鼓鼓的,快把信封撑破了。”
教育孩子,最难的就是建立亲密关系,讲了违心的反话,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修复,甚至有可能一辈子都难以修复。
老一辈的含蓄,让姜文母亲像一只蚌,把柔软和关心包裹起来,把冰冷、坚硬的壳留给最爱的人。
2.向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
泰国教育短片《努力一点点》讲了这么一件事:儿子是足球队的成员之一,但由于基础太差,表现得一直不好。
回家后,回想起儿子糟糕的表现,妈妈并没有对他冷嘲热讽。
而是鼓励他:“投球的时候,轻触一点点就好了。”
训练的时候,孩子始终是最后一名。
一旁的妈妈看见了,走上前为他系好鞋带,并告诉他:“没关系,努力超过你前面那个人就好了。”
轻触一点点,努力一点点,跑快一点点……
就是这样看起来很渺小的目标,却督促着儿子不断进步。
最终,在正式比赛中,儿子为团队进了决胜的那一球。
当我们用具体的要求代替冷冰冰的责备,孩子也一定会给我们巨大的惊喜。
3.及时询问孩子,确保孩子理解了父母的意思
当孩子回家晚了,有的父母会说:“还知道回家?干脆别回来了。”
明明是关心,说出来的却是责备。
这时候,孩子听到的只是父母对自己的批评,根本看不到藏在这句话背后的担忧和关心。
坏情绪对坏情绪,父母和孩子最终只会不欢而散。
这时候,更好的做法是告诉孩子自己的担忧,再明确制定回家的时间,并让孩子复述一遍,确保孩子理解父母的想法。
“正面表达——提出要求——获得反馈”,这才是有效的亲子沟通。
03 说出口的爱,才是有效的爱
密歇根大学博士伊森·克罗斯的一项实验证明:
当一个人在受到语言暴力的攻击时,情绪的疼痛在大脑区域的反应,和身体上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感受到与遭受身体暴力同级别的疼痛。
也就是说,那些伤人的反话,会像疤痕一样留在孩子的脑海里。
日积月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会一点点抹去曾经的温馨和甜蜜,最后,变成无话可说的局面。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就是暴力的。但我们说出话,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孩子的痛苦。
所以,不妨从今天开始,跟孩子好好说话。
冷静但不冷漠,坚定但不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