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景象限
关于医生的故事听过不少,如扁鹊和蔡桓公,华佗与曹操,华佗与关公等等。关于医生的电视剧和电影也看过不少,比如去年护士节还是什么时机下,央视电影频道播出的一系列关于医生的电影之一《医者童心》。还曾看过连续剧《on call 36小时》《妙手仁心》《产科医生》和电影《三人行》等,家里也有做医生的亲戚,对于医生的不易,也有耳闻和目睹。
作为一个曾经多次因为自己或家人进出医院的人,对医生和患者各自的不易,也有了更深体会。大医院里乌泱泱的人潮,让人无法不慨叹众生皆苦。
今天,又看了电影《你若安好》,对于医生这一行业,我又有了更深的观感。
(一)患者不信任,医生难当。
除了患者的无知、怠慢与不信任,以及基层医生的人力不足、资源不够导致病情耽误,还有一些不怀好心的,做人血馒头的号贩子和医闹怂恿者唯恐天下不乱,以及,医生行业内部的害群之马,都在导致就医难,医生难当。
力排众议,不忘初心,更是说起来容易,实际是难上加难。
做个善于自保的优秀医生,像梁医生那样,也是令人敬佩的,毕竟她非常敬业,也非常专业,她的自保也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医生救死扶伤的事业,坚持做个好医生的理想。
如果不是她那样的医生做榜样,也许大多数人都没有当医生的动力了,如果医生做得自己的生活都不好,名利皆无,还没有好的身体,你说谁还想做,是不是?
毕竟你不能都用最高标准去要求普罗大众,能做到她那个份儿都算非常了不起了,何况对于理想主义者潘峰,她还是从心底愿意支持他并帮了他好几次的。
但在本片中,她是被作为一个次要人物,来凸显理想主义者潘峰主任的。所以就显得没那么高尚伟大了。实际上,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好人。
而潘峰主任医师,大概算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吧。
当今社会,怀有理想主义的、有着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医生,算是难遇而可求,是病痛中的人们所更加需要的。可惜对于医生本人,做个理想主义者并且还是医生,是个两难命题。
因为理想主义者太难当。并非如梁医生说的:“你不要只注意一个人一件事,格局要大。”实际上,做一个像潘峰那样的理想主义者医生,需要的格局更大,胸怀更广阔,因为他不为自己,专为患者,在当今似乎是迂腐和不合时宜了,为了不耽误治病时机,连自保都不管了,最后闹得患者不管不顾地闹,同行不敢同情,不是他的错还是谁的错?
他真傻呀!亏得他妻子还不埋怨,还那么理解支持他,亏得他自己坚定,如果自己不够坚定,更会被世俗寒了那颗原本炽热的赤子之心。
难道他不懂做人只懂医术吗?这世道,以他的能力和智商,对他来说,像梁医生那样做个明哲保身的聪明人,很难吗?
在三甲医院的优越环境里,享受着主任的待遇,拥有着优越的工作条件,以及良好的待遇,不比条件简陋工资低的基层好吗?可是,他还是选择了遵从内心,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于医改前列,去边疆做了一个小小的站长。
也许,就像雄鹰,本就该翱翔于寥廓的高空、凛冽的雪峰之间,而不能,也不会,像天鹅一样徜徉于风景优美的水泽湖泊。
所以,潘峰在塞罕坝的草原上对着一望无际的巍峨壮美的山峰与草原,激动地说,这才是属于他的天地!
(二)防病胜于治病。
防病重于治病。扁鹊的哥哥之所以比扁鹊厉害,就是他们知道并且注意“治未病”,即在生病之前就注意防治,把病的萌芽给掐断,所以防病胜于治病。
最让我动情的除了潘峰的爱人为了工作(高龄怀孕加给病人手术劳累了一天导致流产)而失去孩子,因为一个病人等了一个多星期,还是要继续工作,还不愿意在小产后好好休息(这点跟她老公很像,不愿耽误病人。这很伟大,也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境界了。)之外,还有一个片段让我热泪盈眶,就是后来朝鲁的主治医生和潘峰喝酒那段,他们的集体朗诵:
我不去管背后是否会袭来寒风冷雨
只要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就只有背影
我不去管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
就都在意料之中
是的,只要热爱生命,一切,就都在意料之中!
写于2018年10月7日,今日简书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