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一般被理解为:凭借感官等认知的、基本由个人的感情决定的。指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和印象。 而感性的实质是指你接受信任信息的一瞬间,你一定要把它错觉为一个最简洁、最节省生物能量的反应方式,来处理这个信息。因此你所说的世界永远是你的主观世界,而不可能是直接表达的客观世界(请参见我上一篇文章《虚幻的世界》)。可能有人会说,那我的感觉、感性是有问题的,我的理性,我的逻辑有可能纠正这个东西。那么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搞错了。
人类使用逻辑思考来维持它的理性,那下面我们看看人类使用逻辑的方式,也就清楚理性是否靠谱.
要知道我们人类使用逻辑,其实基本上只有三大方式。
哪三大方式呢?
第一纯逻辑思维。
比如数学几何学。但是大家要知道,纯逻辑思维会出现一个问题,你不知道它跟对象究竟是什么关系?比如数学,每一个数字后面可以包含任何东西也可以不包含任何东西,它只不过是一个纯粹的逻辑演算数位数列系统。那么纯逻辑演算本身它也按照自己的逻辑格律进行,但它跟世界是什么关系你永远搞不清楚。因此数学发生到今天,有大量的数学模型在数学上成立,可是我们找不到它的对应关系,所以数学几何学是典型的纯逻辑表达,但是你却搞不清它跟外部世界的终极关系是什么状态。这是我们第一种用智方式,而且是最高深的用智方式。
第二归纳法。
大家先看归纳法,归纳法是什么?要素总结,抽取结论。我比例子,比如你看亚洲的天鹅是白色的,你到欧洲看,欧洲的天鹅还是白色,你到非洲到美洲,天鹅都是白色。于是你归纳出一个结论,说凡天鹅皆为白色。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你把世界上的天鹅并没有穷尽。如果你偶然有一天你来到澳洲,你突然发现了黑天鹅,于是原来归纳法所得出的凡天鹅皆为白色的结论立即崩塌。所以大家要注意,归纳法是有天然缺陷的,只能证伪,不能证明,就是只能证明你以前所得出的结论是错的,它永远不能证明你当下得出的结论是对的。我再举个例子,比如你今天得出结论,说“凡天鹅不是白色就是黑色”,表面上看对,可你只把地球上的天鹅总结完了,你怎么知道在外星上另有一个天鹅不是绿色的,不是红色的呢?你永远把宇宙中的天鹅不能穷尽,因此归纳法永远得不出真正有效可以获得证明的结论,这是人类用智的第二个方式。
第三个方式叫演绎法。
什么叫演绎法?它是归纳法的后续应用。我举例子,你已经知道“凡天鹅皆为白色”,然后你推导:如果澳大利亚有天鹅,它也一定是白色。“凡天鹅皆为白色”叫大前提,“澳洲有天鹅”叫小前提,“澳洲的天鹅必为白色”叫结论。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典型的三段论演绎法。但是大家注意演绎法有一个问题,就是它的前提是归纳得来的,而且由于它的前提是被归纳法限定的,因此它只能证明不能证伪。它跟归纳法刚好相反,归纳法只能证伪永远不能证明,而演绎法只能证明却永远无法证伪。大家注意我们人类使用逻辑的方式,只有这三种方式,纯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可它居然都是有缺陷的。它是被我们的先天格律思维、格律规定死的。它是在我们感官素材的基础上经过一个被先天给定的思维格律套死的一个思维模型。
因此经它处理的结果一定是在原来感官扭曲的基础上进一步扭曲,你才能得出思想性结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一切感知都不可能是真知的原因。请大家注意我在这里讲什么?我在“反思”,就是用思想反过来拷问思想。我之所以把它叫“广义逻辑反思”,是因为广义逻辑要包括从感性知性到理性的全段落。那么我们拿过狭义逻辑,也就是拿我们的思维去考察我们的感官,是我前面讲的部分,我们拿我们的思维去反过来讨论思维的三个格律,这叫用思想拷问思想。
我们在广义逻辑上可以把思想调过头来考察感知序列和思想序列,这叫“反思”。这就是认识论的展现。我用最简单的科学表述说这段话是想告诉大家,唯心主义是有它的道理的,它是唯物的直思世界和对象必然导出的纵深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考究清楚,你才会知道你的“知”本身是什么,以及“知”的局限是什么。进而,你的知识是什么这个问题才能讨论。当然这个问题的讨论非常复杂,我们留待讨论古典哲学的时候,我们再进一步的探究。这是狭义哲学的第二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