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2017年7月22日到24日,在厦门,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人相聚在这里,大家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着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抒发着自己对于教育的情怀。这个活动的发起人是教育学者张文质,组织者是江湖一刀谢云,活动承接主办方是厦门的英才学校。活动的名字叫“教育行走”,前两年已经举办了两届,今年是第三届。
我之所以参加这个活动,初衷是为了见一见张文质和谢云这两个教育名人,顺便参与这个活动长长见识。虽然我在网上读到过两位教育名人的文字,但却对他们一直提不起像现场那么多粉丝崇拜一样高的兴趣。我把原因解释为不对胃口。我始终认为文章是无所谓好坏的,只有对不对路子。
活动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是内容却很饱满。我们白天要赶着听讲座,到了晚上又要沙龙。学员之间私下里进行交流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三天里我平均睡眠不足五个小时,一方面,我有认床的毛病,另一方面,因为行程安排实在太紧。每天晚上都是12点钟以后睡觉,早上6点准时起床(你不起床,室友会有声音)。室友里有两个50多岁的老教师(还是学校领导),他们的行动并不比我们慢,有时候还常常赶在我们前面,真心让我佩服。
活动对我的影响
我始终认为一场活动的影响,并不是指现场嘉宾们的热情澎湃的讲座分享内容。也并不仅仅指在现场燃起的教育梦,被激起的读书和写作的冲动。而是指活动结束之后还沉淀在脑海中的那几个关键词。
教育的路很长,也很宽广,而个人的成长又太慢太慢。
相比于讲台上大咖们单项分享的讲座,我更喜欢台下和个别老师进行交流。因为这样的交流更有针对性,互动性。我也喜欢那些穿插在讲座之间的简短的演讲。杨虹萍老师分享的班级管理经验。她认为班主任应该做一些有意思的事儿,她带孩子们自己制作班徽、班章、班服。她根据孩子们的愿望,自制个性小奖状,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他们想要的表扬。
来自山东的明霞老师,在校任教初中生物,但她却一样倡导生命化教育。至今她已经出版了好几部书,她说从来没有向任何的杂志报刊投过稿件。她只是把自己的一些工作反思、生活感悟发在了网站上,就有出版社主动来找她出书。她告诉我,你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什么都不要想,就把你的思考记录下来就行。等到后面,你的文章写好了,想不发表都难。从她那里我学习到了,写作一定要真诚。
来自山东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杨雪梅老师,工作12年从来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为了评职称,她甚至想过要花重金在教育杂志上买版面。但是16年之后,她开始拿起笔记下她的教育故事,短短的十个月之内就发表了70篇文章。
我的经历跟她有点相似,也是16年开始动笔,但我一年只发表了两篇。带着满满地疑问,我私下里去向她请教经验。
她说,你的写作量不够,其实我已经写出了一部书的分量。
她说,写教育叙事,就是把你的经历写下来。先不要想着去发表。
她说,她加入了一个叫叙事者的群。每周都有写作任务,每个月都会共读一本书,都会写读书笔记。
我说,有些教育书我真的不感兴趣。
她说,她读的第一本教育书,《儿童心理结构》(好像是),一开始也不喜欢读,但是当一个月她读完读懂了之后,收获完全不一样。
杨老师很热情,她还给我推荐了他们的QQ群,微信公众号,还有她读的书,她解决了我所有教育写作上的疑惑。杨老师是我目前为止,要追寻的榜样和目标。
来自江西的廖钟敏老师,在《江西教育》上已发表10多篇文章,是《教师博览》的签约作者。关键是年纪比我还小。其实榜样就在我身边。
教育行走是送给一群教育疯子的饕餮大餐。在这里我见到了自己想见的人,解决了自己想问的问题。三天的时光虽然短暂,但我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憾。活动一结束,25号上午,我就乘坐一列最普通的火车,踏上了归途。这次厦门之旅,虽然没有带走鹭岛的美丽风光,但我的收获已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