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一些地方,你相遇一回,余生便不会忘记,阿尔卑斯山峰峦环抱里的小镇哈尔施塔特,就是这样的地方。
火车把我们放到小站的站台,就鸣着响笛隐没在峡谷的转弯处了。站台只有我们三人,一块长方的水泥地,几把铁质的座椅,一栋迷你的车站小屋,四下里青山满目,寂然无声。恍惚间,我们像是被空投到这里。没想到这正是哈尔施塔特迷人神韵的特点和效果——恍惚于真幻之间的静美。
不知是否刻意,通达世界最美小镇的道路竟然是一条原生状态的土路,土路顺坡而下,需侧着身子行走,才可避免滑倒。抬头瞟一眼前方,可见林梢上露出的半截教堂尖顶。没想到这样的环境竟起到了屏风的作用,待穿过树林,站在码头边上,小镇便如深闺里的女子,风姿绰约地向你走来。
哈尔施塔特的美是可以一下子就令人忘我的惊诧的美。月牙形的湖水,月牙形的小镇,青顶彩墙的房屋,沿陡峭的山坡高低错落,像挂在山崖之上;湖水丰盈清澈,环峰腰围云带,煌煌然刺激着你的视觉和嗅觉。我们到的时间是下午,西移的太阳迎面射来金光,将山峰和大半个小镇倒映在水里,如海市蜃楼,亦真亦幻,真是美不可言。
初见的印象太过强烈,虽然夜幕已经降临,到室外去走走的想法却不断涌上心头。出酒店大门便被近处的音乐声吸引,寻声前往,才知教堂在举办音乐会。这真是奥地利的小镇了,在如此大山中的偏僻小镇,竟然有举办音乐会的习惯和需求,看来音乐在奥地利真是化入血脉之中了,小镇在萨尔茨堡区域,莫扎特对故乡有更深远的影响也就不难理解了。从半掩的门望去,条椅上已坐满了听众,多是像本地人的神貌和装束,可惜被告知过了预定时间,无法入内,错过了一个贴近了解小镇文化的良机。门口的落地海报上居然还有中文翻译——“哈尔施塔特之声”。这真是一个有意味的曲名,心里生出一种难言的激动来,像云雾,飘飘摇摇的。在这样一处深幽的大山之中,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小镇里,平常用来聆听圣言的教堂大厅萦绕起交响乐的旋律,端坐聆听的人们是小镇的居民和信徒。他们在聆听什么呢?大概离不开小镇悠远的时光和情怀吧?
哈尔施塔特从哪里来,有一种生动的说法,是盐“腌”出来的。7000年前发现盐矿,规模性的人工开采至少也在千年以前,欧洲最古老的盐矿,因此名立史册。被欧洲人称为 “白金”的盐矿从大山深处掘出,引来皇族目光,将其纳入“王室的财产”和领地,也召来青壮的盐矿开采者。我想起小镇花坛里那个躬身背矿的沧桑石像了。不难想象这样的情景:每天清晨,翻越300余米的山峰,再下沉到山底数百米的矿巷,背出一筐筐的盐矿石,日落时分,在湖边洗去身体的泥沙,拖着瘫软的双腿,走进昏暗逼仄的棚屋,等待天明再一次出工。世界最美小镇的前身应是搭在湖边山脚的工棚,从简陋工棚到花树彩屋,以及人间幻境,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日落和日出。
哈尔施塔特的美有其天生丽质的基因,她是千万载光阴酝酿,大自然纵横挤压造山运动的产儿。阿尔卑斯山从特提斯海底诞生,携带了海的精灵,盐矿,又培育了哈尔施塔特湖的丰盈秀美。但自然的美丽只是美人的坯子,人文的加入和变迁才成就了今天的美颜少女。忽然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哈尔施塔特是女人还是男人?如果从盐矿算起,小镇的前世应该是男人吧。
夜幕降临不久,小镇却已经进入微醺之中,伴着湖水的拍抚,进入混沌的梦乡之中,好像受了白日游客的喧嚣之累,急于要到梦乡里去清净休息一样。路灯和室光都很朦胧,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山崖高处似有一白练抛出,听声音,知是瀑布,哗哗的远声更衬托出小镇的幽静,以及时光的悠长。哈尔施塔特睡醒的初晨会是怎样的一番风采?我期待天明时分了。
太阳还未爬上山峰的时候,我们已经走在小镇的幽径上了。经过一夜休眠的哈尔施塔特光彩照人,要用仙世美颜来形容了。山罩雾,水微澜,巷空寂,依然是一幅雍容娴静之态,但内里的生命勃动已经显露出来。你看那山间的云雾,飘飘袅袅,聚散轻舞,使青崖绿峰变化于显隐之中;湖水也似乎知道太阳将要升起,在几只白天鹅的共同参与下,划出灵动优美的水痕。小镇虽然无声,但能够感觉到人心的浮动,因为人们已经通过屋舍的美在传达这种信息了。信息的传递是随着日升逐渐明显的。晨光恰好将处于湖西的小镇照得通亮,教堂的尖顶直指高天,像是接受主的旨意,护佑身下的子民,屋舍的阳台像展览和比赛一样,摆满了各色的鲜花,像女人发间的彩饰,红黄灰白各色相间的屋墙,绿树的枝条扭动着腰肢攀援而上,像靠在墙上的舞蹈。小镇在晨光下真像一个花枝招展的新娘,引人注目。
又想起了那个关于性别的问题。现在的哈尔施塔特已经完成了男人到女人的蜕变,成为了仙世美颜的女子。大自然诞生的美人坯子终于完成了漫长艰难的孕育到成熟的过程,将一个美丽的湖滨小镇呈献给山川、呈献给世人。但因这成熟是从旷工的辛劳和苦难而来的,所以我愿意将她的美丽看成是对前世艰苦的挥别,太高的山,太陡的坡,太长的路,太沉的矿,太毒的日,太寒的霜……前辈心中太多的郁积和苦寂期待后辈来宣泄,浓妆彩饰、仪态美颜正是宣泄的需求和结果。这样想来,当我来到热门景点,骸骨教堂时,心里便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感触和想法。
骸骨教堂设在小镇的半山腰上,沿坡而行,即可进入教堂的区域。与我们的经验不同,教堂前的狭小广场是墓地,排列整齐、密集的条石方框里便是逝者的安息之地,但此处的安息是过渡性的,因为小镇土地稀缺,加上要与上帝靠得更近,十年以后,骸骨要被取出,晒干,然后码放到一边的骸骨堂里去,据说这是小镇沿袭至今的殡葬习俗,已有八九百年历史。死亡虽是升上天堂,但仍是悲伤的事情,然而在哈尔施塔特却刻意地要用一种明亮的色彩来呈现告别。墓地布满各色的鲜花,还立着迷你的木屋、街灯,以及耶稣、天使等塑像,肃穆的墓园竟然显示出童话般的生机,至于那些移出码放的骸骨,也画上了各色的纹饰,刻意要离开悲伤。鲜花盛开的墓园,在哈尔施塔特小镇的制高点,与生者的木屋为邻,一同俯视着哈尔施塔特湖,一同仰视着阿尔卑斯山,一同以花彩美颜、雍容仪态面对新的世界!
哈尔施塔特的美还是经历艰难之后,从疲惫走向松弛的表现,闲适才是她的本色,宁静才是她真正的魅力所在,因此无论她怎样以浓彩示人,只要回归独处,就呈现出山水悠悠、人舍默默,一片宁静和慵懒。
这样看来,拜访哈尔施塔特是要心里装着“美人入梦,小心惊扰”的意识,在“谨言慎行”中观赏才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