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之玄妙

易为筮,又为道,并非一隅之学。仅就道而言,可谓玄微、广博。言其玄微,意谓其可达到无名无形;论其广博,意谓其能包揽万物万事。自从有了天地以后,无物不在易中;而在未有天地以前,混沌即为易体。所以易又分为先天之对立和后天之流行。

易之所及,大而无外,细而无内。其中既有天地鬼神之情,又有性命道德之言;既有生死变化之数,也有进退荣辱之则。若言天地万物,则可尽其宏大幽微;若言人情事故,则可概其曲折深邃;若言乎往,则可追溯于初始而建立其中极;若言乎来,则可推至于无尽而显明其变化。如果用易中之理指导修身则可道立而德成,如果用易中之术辅助实践则能事理而物顺。从其功能二言,可以成就王道之治,而无不为;从其本体而言,也能符合玄牝之门,而大有得。如果用于寻常,可使人不悖于情性;如果致其远大,可使人力行于中和。易中所蕴含之理,又为道德之宗,命数之本。天人由是而合于一,事物由是而致于平,政治由是而达于成。君子小人各尽其德,智愚贤不肖各适所成。虽取舍万殊,而归根还必系于一道;虽变化莫测,而终究仍将归于至中。因为易道本乎天地之大常,仿于宇宙之大则,既能适合人物之情性,又能分辨幽明之感通。所以在天地之间,凡生成者概莫能外,凡行止者概莫能违。

可以说,易完全可以作为万古之师,被万类所依赖。其作为教化,则统包诸宗;作为文言,则制作至极。要不是至圣所为,谁又能成就这一切呢!正因为此,所以孔圣极力说明其精深,诸儒纷纭称赞其神化。易为书为道,既可以综合五经,汇百川以归其终结;也可以勉励众性,纳百善以辅其初成。习易之人,不可将其视为一般的古书,类同于旧史;也不可作将其作为普通文艺,比拟为词赋。只有做到精益求精,着力实行,而后必有所得;也必须达到博而反约,力求贯通,至终自有所成。所以在讲说演绎时自当不厌其详,在钻研探求中更须不遗余力。要时时抱拳拳之心,对奇闻异象要宝藏于心,集思广益而实行于事,方能不辜负夫子的循循教导。唯愿后来者能够更上层楼,让易道重见光明,使后生不为古训所迷。相信易道普及之时,必将有益于世运大治,万民尽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贪婪会让人只顾眼前,忘记自己身处的环境。——艾伦
    艾伦沃克阅读 988评论 0 0
  • 感觉很奇怪,为什么自己就分享不出去呢?其实自己也有分析一下原因,终究是自己没有客户群体,没有前期积累,没有吸引人关...
    树莓有点儿酸阅读 1,046评论 0 0
  • 黑夜 夜的黑 我要将它钻一个空间 所有俗世里的烦恼 通通塞进去 啊,清风拂面 一身空明 清净 终于可以睡个好觉啦
    须枫阅读 1,202评论 0 5
  • 这个模板我放在网盘上了,方便大家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haDY_54TL...
    AK蜗牛阅读 3,180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