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自相矛盾的思想,不能都假,必有一真,这就是排中律。对于很多人的“摸棱两不可”的辩解方式,我们应懂得去识别。生存还是毁灭,没有中间状态,可以用反证法,即反设、归缪、存真的方法,在两个自相矛盾的观点中,通过证明一个观点错的,来证明另一个观点对。
用一个例子,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理解排中律,比如说,你的项目,不能说成功了,也不能说没有成功。
这句话就有逻辑问题,他要不违反了同一律,要不违反了排中律。如果这句话说的前后两个成功,在内涵和外延上是一样的,是同一个概念,那么他就违反了排中律,不存在成功和没有成功之外的中间状态。如果说的两次成功,是从不同角度定义的不同概念,那么他就违反了同一律,在同一句表述中,偷换了成功这个概念,有意或者无意的制造了逻辑混乱。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表达,如果用有没有赚钱 来定义成功,我认为你的项目不能说成功了,因为公司在这个项目上亏了钱,但如果用有没有成长来定义成功,也不能说没有成功,因为大家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生活中没有绝对的对错,一件事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是在这件事的某个点,一定会有绝对的对错,在某种特定上,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我们不要被摸棱两不可,或者是模棱两可的解释给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