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时,遇到很多同事。
老机关相识的,也有好长时间没见面。见面彼此互相打量,都显老了,尤其是办公室一位年龄相仿的女同胞,眼角出现了两束鱼尾纹。我差点伸出手指想替她抚平皱纹,一想不妥,又硬生生地将胳膊收了回来。
极昼之光明
也有从基层调过来的,有的认识,有的知道名字,对不上号。听旁边的人说一下,脑子里立即反应出来,原来是***的老婆。
做人事久了,总结出来,能调到机关的女性,无非是两类人:一类是确实工作需要,某方面专业能力突出,做事认真踏实;一类是照顾中层骨干家庭,属于照顾性调入,让他们冲锋在一线,没有后顾之忧。
相比较第二类的比例要远远大于第一类。因为但凡有合适的男性,还是宁愿用男性。施工单位的职场就是如此残酷,也不是歧视女同胞,是由施工单位的性质决定的。
有时候还很佩服自己的脑子,自己家很多事记不清,但却容纳储存了很多员工信息,可以清晰地说出一个员工籍贯、哪年参加工作、毕业院校、专业,老公(婆)谁等等。后期参加招聘少了,也懒得费脑记,新来的人员都不熟。
从她们口里听到一些人事变动,当年招聘的学生、带过的人很多都当了中层领导,干部也日益年轻化,90后很多年轻人也走到中层。
极昼之光明
同时不少领导班子成员年逾57岁,实行一刀切,要从领导岗位下来,可申请内退,呼啦啦一下子退下来20多位,又提了年轻人补位。原来担心的人员接不上的问题,似乎不存在。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顺应形势,优雅地退出,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