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父亲每天早早起床,制做够卖一天的熟食,然后与母亲一起,两个小店开张营业。可好景不长,等我上到高三时,这两店面所属单位面临拆迁重建,父母只能忍痛关门歇业。
刚尝到甜头的父亲,怎能甘心寂寞,并且还要维持一大家子的开销,特别大哥也处了女朋友,马上面临结婚。在一次周边考察,又看中一单位所属饭店对外承包,因为原承包人经营不善,赔了不少钱。
这可不象以前的小本经营,就是赔也没有多少钱,而这家饭店的规模在当时来洗也称得上“豪华”了,能同时招待三十多桌客人。那时老家的饭店门前都挂红色的幌,并且以幌的多少来定饭店的大小,一般小吃铺都是一个幌,稍小点的饭店挂两个幌,再大点挂四个幌,最大的(全市也就一两家)才能挂八个幌,而父亲要承包的饭店属于四个幌。
父亲权衡利弊,顶着诸多压力,还是顺利地将这家饭店承包了下来。简单装修后,不惜重金聘请一位知名厨师,并偷偷到市里别家大饭店细细观察几日。开业前为前台服务员订制了统一服装,找有经验的人员对服务员进行了统一培训,这在当时都是比较超前的。
开业前,父亲又将附近各厂的领导请来试吃,并聆听了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只要父亲认为合理的,一律采纳。由于先期工作准备较为充分,开业后,每日也是顾客盈门。父亲每天也是不辞辛苦,亲自外出选购新鲜食材,并且牢牢把关,剩的或过期食材,无论价钱多少一律不得上餐桌。
就这样,自家饭店开始营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