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0
回想起昨天下班后跟麦子的一番对话,心里犹自甜滋滋的。
下班路上给她打了一个电话。以往通常我会先问她:“在干嘛呢?做作业了吗?放学路上买东西吃了吗?”因为女儿比较胖,而且这个胖已经让我感到焦虑了,问她有没有吃东西其实意味着批评她。细思来,这几个问题长期下来就会给女儿带来被监督被盯得紧紧的感觉,最近几次已经感觉到她的不耐烦和对我的警惕在悄悄抬头。
按下电话前我先自我觉察:我每天行在回家路上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想给她打电话,刚开始的时候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回家用以确认她的安全,但现在安全问题不再是第一位了,我为什么还要打电话?我问自己的内心,感觉到是因为对她有牵挂,一天不见,知道她到家了就想跟她说说话,不是她需要我,而是我在需要她!
于是我对着电话那端的她说:“宝贝,早上喉咙那么痛,现在感觉好点了吗?”很敏锐地感觉到她拎起电话的时候戒备的语气,一下子转成了很轻松的语气:“好一点了,不过还是有点难受。”“哦,怎么难受了?说给妈妈听听。”“痛是不太痛了,就是有点痒,还是有东西卡在喉咙里。”我顺着她说:“那看来那药虽然苦效果倒的确是好的,那你赶紧再吃一包,桌上放着早上烧的水,你可以自己冲泡吗?”她犹豫了一下,说:“好的,我马上喝。”我没有再问她的作业和零食情况,告诉她我已经在回来的路上。就挂了电话。
回到家看到有两个小朋友跟她一起在书房做作业,我跟孩子们简单交流了几句,就一直在厨房里忙活晚餐。正做着,她走过来对我说:“妈妈你今天真漂亮啊!”(我穿着平时不太穿的花裙子)
我说:妈妈那么胖,还满脸皱纹,能称得上漂亮吗?她说:“妈妈你要自信,你可是我心目中女神级别的妈妈啊!”
“哇,这个评价太高了,妈妈要飘上天了!”
“虽然你长得不是最漂亮,可是你的气质绝对是女神范儿的!”
“怎么说?”
“你看你的知识水平吧,肯定是最好的,我什么学科的难题你都能帮我解决,你还不停的学习给我做好榜样;还有你总是能很好的和我交流,跟我说话很温柔!”
听到这儿,我有点儿难为情,回想自己还是跟她发过几次脾气的,很多时候还会把烦躁和焦虑传递给她,我说:“前半句我接受!不过对于后半句,妈妈其实很不自信,我觉得我做的还很不够啊!”
“母女俩有争吵难免的嘛,不过每次你都会和我解释啊,有时还跟我道歉,我觉得这样已经很好了!你就是我的女神妈妈!”
来来来,让妈妈抱抱,我的贴心小棉袄,我感觉太幸福了!
反思:
1.再次感受到女儿是个天生的心理学家: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能及时关注到我的细微变化,同时不吝啬表露对他人的好感,会把赞扬和肯定化成具体的语言表达。我得向女儿学习。
2.电话交流前的觉察,让我真正关注女儿的需求;包括到家后不马上询问她的学习情况,而是跟她朋友交流,这些做法把我从对她身材和学习的过度焦虑中转移出来,这样做的时候女儿感受到的是她的被接纳,她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她对我的主动表达就是基于她当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