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被隔壁的歇斯底里的女人的声音给吵醒了。
很大声的嘶吼。问题是自己家孩子把口红都涂在了被子上。
然后那个妈妈就崩溃了。开始吼自己的孩子,当时的我害怕极了。
骂孩子傻逼,骂孩子没有人要你只有我要你,骂的语句很简单……不断的重复。孩子也假哭……妈妈说他他就哭,不说他他就不哭了。
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妈妈,我妈妈在家里三个孩子懂事儿之前,一直都是自己带的孩子。一半的人生都用在带孩子上,我的叛逆抑郁不听话,我弟各种闯祸品德问题都纠正了过来。最省心的应该是我妹妹,读书好,会帮忙做家务,除了自视甚高,没啥大的问题。
她是在今年时,才开始彻底的对孩子,对老公有了很彻底的认知。我知道为什么妈妈总是习惯性推锅,因为我爸也习惯性推锅,所以带着家里的所有人都习惯性推锅。
总是觉得都是别人做得不好,他作为父亲就挣钱就可以了,父亲缺位的教育。家庭习惯性的通过家庭政治让孩子听妈妈的,或者让孩子听爸爸的。不断的通过自主意志把自己对对方的恨,转嫁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跟自己是一个阵营的。
人生总是艰难,老爸很能省钱,也会吝啬,我妈倒也是能够理解和凑合。
刚来北京的时候住的地下室,阴冷潮湿。后来搬了很多次家,都是一家五个人挤在一间小屋子里,与两户人合租。一个大的双人床,一个小的双层床,搬家走到哪里,带到哪里。受尽了白眼,和房东的嫌弃。一个人带3个孩子,租房的时候各种被人说,不要住在一起。所幸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越长大越听话。不知道那时候穷的只能苦中作乐并且被人瞧不起的年轻妈妈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
后来自己家买了房子,装修好了,也没有机会去住。我明白她想退休之后拥有自己的房子的感觉,我明白她对房子的执念。那是她对家的向往。北京漂泊30年,在北京没有住过好房子。
庆幸的是去平泉的时候,她和爸爸住上了大大的房子,虽然是租的不是自己家的,但是宽敞,干净(自己收拾的),不用跟别人合租,能够晒到太阳。只希望他们两个人内心的苦楚能够通过互相理解和更加宽容对方。
辛苦了半辈子,依旧是孩子不在身边时担心孩子健康,孩子在身边时担心孩子不思进取,他们两个在北京吃的苦,努力耕耘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财富。
我应该努力做到不让爸妈操心,可是我又想要爸妈关心我。那就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然后有什么事可以和爸妈吐槽。倒也不用每天都打,一周问候一下也是可以的,而且现在有微信了,天天看爸妈在群里发自己的阅读,发自己做的视频,也挺好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没有钱带来的生孩子之后的各种各样的难题,不要生孩子。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没有钱带来的婚姻会有各种各样的难题,不要结婚。
并不是说,金钱是婚姻的所有,并不是,金钱是让婚姻的物质舒适度相对较好的东西。比如你住平房和住板楼住楼房住别墅都是不一样的。也可以在平房里住出别墅的心性,那就要勤打扫,多布置,关注屋内的环境和自己的心境。这都是靠自己的。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总结一下就是,人生看的就是心生相,我对相由心生有了新的理解。
相就是我们看到的事物,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我们如何认知事物,就看我们的心是如何感知它的。所以,相由心生,遂所有相皆是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