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那种要不不吃:
要不停不下来的人么?
如果是,那么你应该属于「全或无思维」的人。全或无思维是指做事情总是走极端,要不不做,要不根本停不下来,无法在这两者之间掌控自己的行为。
全或无思维容易发展成心理障碍,但不用恐慌,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相应的表现,只是程度的不同。但当全或无思维反复高频率高强度出现的时候,确实需要提高警惕。不过,如果程度并非那么严重,但有些影响你的生活,这里有一些tips可以参考:
分析你的全或无想法的优势和劣势。是的,即使再奇葩的思维模式也是一定有它能适用的地方的,所以不用全盘否定。如果是优势情境?那就继续保持;劣势情境呢?请参考下边一条
尝试将「全」或「无」的选择模式转变成「一点点」或「无」的选择模式
不断强化新的选择模式,进而形成新的习惯
全或无思维也常见于所谓的完美主义者。记得之前知乎有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总是追求完美,但是一事无成怎么办」?还补充「我喜欢给自己定计划,然而实际中总是完成不了,而我是这种只要一项完成不了我就其他的也不想做了,比如我要自己八点起床,结果没起成,那么我那一天接下来的任务也就不想完成了」。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全或无思维,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如果你喜欢自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那就继续追求,无需改变,因为我向来不主张把人的内核也颠覆了。但是既然由于这个信念出现了令你烦恼郁闷的情况,说明你是需要改变些什么的,那改变什么呢?——
对追求完美的定义
但是题主的目标应该是至少「一事有成」吧?那不妨把「追求完美」的定义更新一下,既然系统告诉你出bug了,那你就更新一下好了噻。之前题主将完美锁定在了精确到什么时刻做什么事情,那更新之后的完美就应该是从精确时刻转移到对内容的关注上。假设题主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影评人,那第二天的计划咱就别是「八点起床...九点写小说...十二点吃饭..两点健身....四点看课本...」了,而是「看一部经典电影,看相关的四篇精彩影评,写一小段屌炸天的感想」。注意这个计划中没有量化时间,而是量化内容,同样可以让有强迫症的完美主义者画勾勾叉叉,但是不会出现如果一个环节没在特定时间完成就全盘皆毁的情况。即便您老半晌午才起,也不影响计划的进行。
既然知道自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就不要定那种没有营养的精确时刻的计划。因为这种计划有名无实,是假完美,把你的智商和那股子倔强的劲儿使到应该使的地方,一段时间下来,你就好好回头瞅瞅自己看了多少电影,看了多少影评,自己那一段一段的感想怎么写得那么深刻,那么有见解呢!随着观影量和文字输出的积累,你就始终以完美的姿态在完成目标的路上。
请不要做伪完美主义者
很快就2018啦
你是不是已经制定了满满的新年计划呢?
【将心理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欢迎关注我们:安慰记心理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