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营销者诱惑你分享他们的内容。为什么有的东西广为传播,有的却鲜为人知?传播很多时候是说服和影响人的过程。
传播学起源与美国,它从诞生的的一开始就是以「应用」为目的的,比如用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战争,从而达到打赢战争的目的。
为什么学习传播学理论?
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称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拥有一个分析的能力,去看一个优秀的作品,并能把优秀作品中好的因素融合到自己的作品,实操。
所以我将会从认识传播学开始,然后再探索学习传播学理论的意义,了解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术语,最后到传播学中与实际工作中最为切合的部分——应用传播学,包括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详尽可能性模型、和影响力的六大原则。
传播学理论是更好地从事营销工作的基础。
认识传播学
传播一个非常简单的定义就是:传播是一种信息之间的交换。
传播信息的种类有:声音信息(比如跟人家说你很漂亮)、文字信息、行为信息 (比如送人一束花)······
人作为一个社交动物,我们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介质,来向其他人传递我们的信息,眼神肢体动作等等,那这里就讲到一个传播的介质问题,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媒介,那媒介分为基本的两大类。
媒介的形式:
- 狭义媒介:电脑/手机/MP3....技术上的媒介
- 广义媒介:手/眼睛/喉咙
传播的规模有大有小,在学术界它通过一个传播的金字塔结构来给传播的这个规模,做一个非常细致的定义,基本上可以分为五大类。
传播的规模:
- 人内传播:内心跟自己的对话
- 人际传播:和他人之间的交谈
- 群体传播:在群体之间的传播行为
- 组织传播:集团内部的传播
- 大众传播:社会层级的传播,媒体、网络报道
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术语
为了更好的理解传播学,可以从概念、理论和模型去着手理解这三个词汇之间的区别。
概念:是一组表达想法的词汇,对不同词汇,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意思,我们只能采纳多数人的意见,即便如此,概念也会随着时间、情景而变迁。
通常举个例子:
- Text:我们通常都会认为 Texts 就是发信息时候的文字内容,但是在传播学中,它被认为是“carrier of communication”,也就是说歌曲,电影,绘画这些能作为传播的介质的都属于 Texts 。
- Media :说到传播的介质,我们通常定义为媒介,也就是英文的 Media。狭义上,我们通常指的是技术性媒介,比如:电脑、手机、广播、网络、电视等等,这些我们统称为技术性媒介;但是从更广义的来说,我们的手、我们的声音、眼睛等等,这些能够辅助我们来传递信息的都可以称之为媒介。但是今天我们大多数人讨论的基于媒介的传播(Mediated Communication),通常所指的都是狭义的媒介。
理论:是关于现象与现象之间关系的描述。也就是说所谓理论,它是可以用来预测的。比如:重力理论的预测性在于,如果我把铅笔丢下,它会掉到地上。
假设: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某一件事情的预测结果。比如我们有重力理论,那么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我们笔丢到地上,它就会掉下去”这个就是假设。
通常而言,在模型中的箭头、线都代表着假设。
模型:
自变量与因变量。在研究中我们提出的假设,一般都会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比如:我们想衡量一个人赠送礼物给别人和这个人被别人喜欢的程度之间的关系,那么送礼物这个行为就是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被别人喜欢的程度则是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在这个研究中,我们可以根据理论来提出这个假设,然后通过研究来验证这个假设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和理论描述相同。
总之,我们通过自变量与因变量来组成假设,然后通过研究来验证和完善理论。当我们自己亲自收集数据做的研究,叫做一手研究(primary research);如果我们研究别人已经获得的结果,叫做二手研究(secondary research)。
例如:
在传播学的研究中,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 观察法:简单地观察现象。
- 实验法:限制有关变量的数量,来证明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 问卷法:在由受访者组成的一个样本里发放调查问卷。
- 访谈法:通过定性的采访来进一步探索受访者的态度。
- 内容研究法:通过内容分析研究信息本身。
理论框架:
一般来说,一个理论通常都会包含其他的一系列理论,比如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 Theory)它就包含了以下子理论:
- 人们非常清楚自己要使用的媒体;
- 人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媒体消费需求;
- 人们选择最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媒体;
这个只是一小部分,即便上面的三点可以作为单独的理论被证明或者推翻,但是它们与“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同处于一个理论框架之中的。
有一些理论并不具备有预测的价值,我们通常称它们为为‘paradigms’(范式) 或者 ‘approaches’(方法), 它们就像一个放大镜一样,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指导,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事实。
举个例子:
利益相关者的理论( stakeholder theory)告诉我们在任何情景下都应该研究一件事情的所有利益相关方,考察他们的痛点和诉求。但是这个理论不提供预测,只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传播学研究的3个视角
线性视角:信息发出者的角度,被动的受众,认为线性传播是一个说服的过程。
拉斯维尔5W模型:
- WHO :谁
- WAHT:说什么
- WHICH:什么渠道
- WHOM:对谁
- EFFECTS:什么效果
申农-韦弗模式
那在整个信息传播的这个线性流程当中,任何能够干扰到信息传播的效果的因素,通常把它称为噪音。
线性传播总是站在信息发出者的角度出发,认为线性传播是一个说服的过程,它把信息传播过程当中的受众,当成一个比较被动的接受者。
线性视角是传播学研究最初的视角,所以在这一个视角下面有非常多的理论,这个视角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两个理论就是:古典修辞学、影响力模型。
古典应用传播学:修辞学
修辞学理论:
- 目的:以说服为中心
- 技能:包含听众分析/内容组织等软性技能
- 模型:修辞学三要素
修辞学三要素:
- 理性诉求:晓之以理
- 情感诉求:动之以情
- 人品诉求:以德服人
现代应用传播学:影响力六个原则
互惠性:人们总是感觉到有责任回报他们曾经接受过的恩惠
稀缺性:当获取某一项事物的机会越少时,想要的人就会越多
一致性:一旦我们作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破事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
权威性:人们总会习惯于服从群为赖寻求实现行动的捷径
偏好性: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共识性:人们会效仿与其相似的人的做法
非线性视角:受众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非线性传播学的研究视角是从符号学的研究衍生出来的
符号学:
sign:符号本身
significantion:为符号所赋予的意义
传播的功能:
因为非线性视角是比较后来出现的理论,所以它研究的理论也有非常的多,但是挑出来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详尽可能性模型。
详尽可能性模型:
中央路径:当人们拥有高动机与能力时,会深思熟虑所有的信息,是一种高思辨 (high elaboration)。信息的接受者有较强的思辨能力。
边缘路径:当人们缺乏动机与能力的时候,则会被主观印象、共识等边缘信息说服,属于低思辨(low elaborat)。
在详尽可能模型中,影响受众分析信息的两个重要因素:动机+理解信息的能力
消费者看到信息,开始加个人信息,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消费者:
如果具备了动机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应采用中央路径来说服
如果不具备动机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应采用边缘路径来说服
影响动机和能力的要素
广告媒体:越能控制广告展示步骤,就越可能遵循中央路径
参与度或动机:对广告内容越有兴趣,越容易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项目的知识水平:知识丰富的人比缺乏的知识的人,更倾向从中央路径形成态度
理解:越能理解广告信息,越容易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注意力:观看广告时的注意力越分散,越难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情绪:观看广告时的情绪越积极,越难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认识的需要:越愿意思考问题的人,越容易形成中央路径的态度
文化视角:强调的是,传播不是为了达到某一个效果,用沟通的方式,来强化自己对事物的理解。
总的来说应用传播学的线性视角和非线性视角是我们工作或实践当中应用的最为频繁的,也是最为实用的两个基本研究视角。
以上就是今天所学的《新闻应用传播学》的内容笔记啦~~
码字码得累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