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两个人之间产生的莫名的情愫,人们常用飞蛾扑火来形容爱情的盲目和热烈,也常常喟叹爱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的莫名和非理性。
今看了一本科学解读爱情的书《爱的小黄书》,它就是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来剖析爱情的不知所起和因何而终的。
书中说一见钟情是有科学依据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只用两秒,而对一个人的爱情的产生也只需五十秒。听起来一点也不复杂甚至还有些轻率。那么美好的,那么不识人间烟火的,那么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那么非物质的,那么非理性的,那么的让人趋之若鹜的感情,竟然只是身体的一个小小反应造成的。
书中说了,不看人,只是让女性闻闻男人的衬衫就能确定这个人是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书中没说因为什么,我想了,这可能是动物的本能造成的。老见大街上的狗狗们看到个同类,总是过去使劲的嗅嗅,前后左右全方位的嗅不算,还正经嗅了,流氓的嗅,原来是种确定。嗅完后体味对了的恩爱,不对的马上龇牙嚷嚷。
书上说其实人也是这样,两个对的人相遇身上会分泌诸如多巴胺,后叶催产素,肾上腺素等各种激素。这样说来爱情就是种自然的生理冲动,是遇到了对的人,身体各种激素分泌而导致了互相吸引。这一过程也许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反应,对的人分泌的物质在气味上不排斥于是就起反应了,啪啪的蹦起了火星子,就起名叫了个爱情。当然了这一切是动物本能起主导作用的。是源于动物生殖繁衍的本能,是爱情的最基本形态。也叫一见钟情
说起来比较简单,可若大个世界,芸芸众生,能正好的相遇,并能在五十秒之内啪啪的火星四溅,发生剧烈反应的机率不能说渺茫,但也肯定不大,所以这种一见钟情的爱情是唯一的,可遇不可求的。
幸亏大多数人类没有专一这一美德,爱情的产生还有其他形式,不然繁衍将是人类面对的巨大难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的产生,人们知道了礼义廉耻。特别是衣服的发明掩盖了人们自然的生理反应,阻隔了气味也使人产生了距离。陌生男女再不能像猴子时代那样一见面就互相嗅过来,嗅过去,说是有伤风化。本来靠气味产生的爱情,由于化纤,由于香料再也闻不出,确定不了了。于是以眼睛为主,嘴巴和耳朵为辅的爱情新时代来临了,反而是原来在爱情中占绝对地位的鼻子,退化成只是辨识香臭浓淡的本能功能了。
由于决定爱情的器官的从量变到质变,比如眼睛的眼花缭乱,嘴巴的口蜜腹剑,耳朵的偏听偏信,注定了爱情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纯粹性。这就像生命的起源最初是单细胞形态最后经过裂变,成就了复杂的人类一样。爱情也从单单的荷尔蒙分泌进化成了外貌,气质,学识,地位,金钱,好恶,的各种考量后的一种选择了。这时候爱情的前提“性”反而成了各种锦上添的花了,或者沦落成不涉及感情的纯生理发泄。这算不算是一种本末倒置,那就只能是见人见智了。
书上给爱情归纳了六种爱的样式。除了本能主导的一见种情式,最普遍的就是友谊形和逻辑形了。
友谊形的其中一种就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到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这种爱情比较纯粹,是一路走来的一直欣赏,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的心无旁骛,是一叶障目的心甘情愿,是忽略了其他附加的一种惯性。但因其唯美,所以难得。
还有就是同学,同事,朋友在互相接触的过程中,兴趣爱好一致,生活习惯相融,慢慢从友谊过渡到了爱情。
科学家研究证明,两个人的安全距离是122厘米,两个人相爱时就会缩短成46厘米。所以从友谊到爱情的距离就是76厘米。这个距离对有的人是张窗户纸,可对有的人却是天堑。能不能靠近那就取决于俩个人之间的引力是否平衡了。一方的原地不动,波澜不惊。另一方热血沸腾啪啪的忽扇着隐形的翅膀往前飞,这是单恋不是爱情。爱情中两个人的引力最起码也要达到黄金分割点的比例才能摒弃对方的缺点,拨云见日的露出爱情。
还有书中还教了爱情中的一些小窍门,因为管理感情的那些细小神经大多在右脑,所以你如果想勾引异性,最好让他多看你的左半拉脸,再用左手左脚做些辅助的小动作。这样对方容易上钩。同理如果你不确定对方对你的感觉,那就观察他拥抱你时是先张开的哪个手臂,因为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可能会透露出他内心的真实讯息。如果他先伸出了左手臂,那恭喜你,妥妥的往上靠吧,他心里有你。当然了看过这本书,提前做了功课的,或者天生的左撇子不在参考范围内。
不论采取什么手段,友谊形的爱情以友谊打底,是这几种爱情形式里最靠谱的了。它虽然比一见钟情少了些激情,少分泌了些荷尔蒙。但它多了循序渐进的积累,和基础夯实的牢靠。它又比逻辑形的少了些利益上的加减乘除,比较靠谱,但唯其靠谱,也就难遇。
接下来说说逻辑形的爱情,这种爱情形式是目前最普遍、普及的一种爱情形式了。它是基于先天自身的外貌条件,出生的家庭环境。加后天的教育素养,能力高低来个综合的考量,然后人为的给自己的爱情划一个范围,定一个等级。再然后在这个圈子里挑选自己的爱情。这样的爱情风险比较大,如果你没有恰如其分的给自己定个调子,高攀或低就,最后导致的后果可能就是成就了剩斗士。
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有自知之明这个优点吧,所以剩斗士们相比乌泱泱的结婚大军在数量上还是少的。
还有就是逻辑形爱情的产生方式了,它就是常常被人诟病却最后不得不选的相亲了。两个陌生人在条条框框的节选下相见了,像选一个物件似的相互端详,又碍于礼貌不好直勾勾的盯着,想上手摸摸质地那就更别想了。只好悄悄的瞟一眼,偷偷的瞅一瞅,像两个不靠谱的剑客,光唰唰的挽剑花了,有效部位一点也触及不到。这就错失了两个陌生人咋一见面对视时心底最本能的反应。据说两个人只有一定时间的对视,脑子中的奖赏中枢才会跳跃起来,才会有可能产生火花。激素已经不分泌了,如果再连神经都不跳了。那爱情也只能凑和了。书上还说看脸说是有想结婚的意向,看身体说是想耍流氓。这两样初见男女都不适合看,就只能看条件,看利益的对等了。
因为这种爱情有好多外在的附加,所以它是几种爱情里变数最大的。有慢慢熟悉后的至死不渝,也有性格不和的水火不容。更多的是被孩子和利益牵扯着的磕磕绊绊的相守一生。也算是把曲里拐弯的把爱情进行到底了。
书的第一章看完了,原来爱情是这么个东西,激素的分泌,友谊的升华,条件的对等。看起来是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可还是人人说不懂,说痛苦。可能唯其神秘才更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