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2日的《南方周末》报道了“刘一秒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一个叫刘一秒的人推销费用高达几十万的课程,而许多上过MBA的大老板们还心甘情愿地掏钱继续听课,并把这位秒哥当作神。很多评论家说这是因为大家被洗脑了,这个刘一秒其实就是个骗子!
你认为刘一秒是神还是骗子?
从他所教授的课程中不难看出这些内容并不是刘一秒的原创,而是世界级管理大师书中的内容,并且都是现代管理学的基础。
他确实是在讲管理的方法,但是这几节课真的值几十万吗?
一本书中会教给你若干管理学的技巧,可是价格顶天了也就只会卖到几百块,也就是说这些大智慧我们只需要花个几十,几百块就能得到,可是最后却花了几十万去听这个课程。
刘一秒是神吗?不是,他只是个“会”读书的普通人!
“书中自有黄金屋”在此处体现的淋漓尽致,事实告诉我们会读书的人是能依靠读书赚到不菲的收入的。
但是你是不是会有疑问,自己读的书也不少啊,怎么就没能把读过的书变成财富呢?
从小到大,你确实是读了很多书,可是若问起:
你最喜欢的是哪一本书?
这本书讲的是什么东西?
你说它好,那么它好在哪呢?
书中哪一部分最能吸引你?
这本书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你能回答出来吗?
大多数人往往是脑袋一片空白,愣在原地,因为你都只是在漫无目地阅读,这样阅读的特点就是过程单调,像是在完成任务,读完后很难再重读,在记忆和笔记本里都没有留下痕迹。
这样的读书当然效果很差。
1、怎样正确阅读?
在阅读的流程中,你只完成了读书这一步,自然阅读效果也大打折扣。那么,怎样做到正确阅读呢?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谈读书》中写道:“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
没错,做笔记就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笔记会使得你的记忆更加准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妇孺皆知的谚语早早地就告诉了你自己的记忆不可靠,唯有笔记才能帮助你回想起那些重要的东西。
当你在读书时有了写读书笔记这个意识的时候,也就是把思想输出作为了前提,而最好的学习办法就是教会别人,我在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讲的一道题,我没有太明白,可是课后有同学来问我,我在给他讲题的过程当中,慢慢的就明白了这个题的解题思路。思想输出的这个过程会使得你更加主动地去接受知识。同样的道理,读书笔记就是为了让你更加主动地去吸收书中的知识。
当你在读书时想着要做笔记,那你读书的时候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会不自主的多读几遍直到弄懂,遇到写得好的地方,就想马上摘抄下来,写下自己的感悟,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就把时间和精力放到一本书中更精彩、对你更有用的地方。这样读书的效果自然不同,不知不觉中就会提升你阅读的质量,以前的难点迎刃而解,知识点在脑海里和笔记本里更清晰!
正确阅读先从做读书笔记开始!
2、怎么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这么好,那该怎么做呢?
奥野宣之先生就在书中说到了以下三大方法:
1、“葱鲔”(wei三声)式火锅笔记法
葱鲔火锅是日本一种常见的火锅样式。鱼肉在中间,大葱等辅料在周围。作者据此想出了“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简单来讲就是将“摘抄”比作鱼肉,将“评价”比作葱段,两者搭配食用,相得益彰,美味又营养。
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是为了在摘抄以后,趁着印象还鲜明写下自己的感想,不用写的长篇大论,一句简单的感叹词也行,只要写了就是好的。
2、剪报式读书笔记法
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把与书相关的东西收集起来,比如说,书腰,信息卡片,书签,广告宣传单等等,结合读后感的内容收藏起来。贴上不同的纸片,不仅会让笔迹看起来更丰富,还会因为接触到了实物而印象深刻,这些“纪念品”陪伴你走过从买书到读完的整个过程,这本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物品,它还承载了你与它的故事,这样你每次看到这些小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回顾起自己看书的经历,对书中的知识自然更加深刻。
3、复印粘贴笔记法
你会发现有些书,不仅仅是一句话,一小片段写的好,有可能那一两页都让你很有感触,这种时候就需要把它复印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上,这么做更便于你做标记,还可以时常重读你最喜欢的原文部分。
方法多种多样,选你喜欢适合的就好。
3、怎样坚持写读书笔记?
其实大家听过不少的人对自己说,写读书笔记是个阅读的好方法,自己也去写过读书笔记,可是就是不能坚持下去,毕竟,结束了繁重的工作以后,能够看看书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还要趴在桌子上抄两三个小时的书,那真的是太累了?
怎样做到坚持写读书笔记?
首先,养成写笔记的习惯,大家都知道习惯的力量是很巨大的。可是在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通常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这就导致当要再一次投入到该习惯中时,会产生极大的抵触感,以至于拖延症发作。
我有段时间看了些励志书籍,就想着要学着作者每天写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立马就行动了起来,我买了一本一天对应一页的日程本,坚持一天两天,一两个星期都还好,后来因为学习任务繁重,一点也不想写,空了一天不写,慢慢地就本子空了越来越多,看着自己空了这么多页数,一点继续写的欲望都没有了,这个本子就被我搁置在一旁,再也没有拿起过。
所以一旦你想要养成一个终身的习惯,就不要给自己理由,不要因为今天自己多工作了一会儿,多运动了一会儿就按暂停键,暂停会让你更难开始!
其次,克服完美主义的制约,你原本是想写上几千字的书评加摘抄,可是因为生活琐事的种种原因,你在看完书后就想着说改天再写,最后这件事就放到了一边。
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曾在自己的随笔中阐述读书笔记的作用:“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点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读书的目的是以自己的方式学习,而不是模仿评论家的做法,学习、吸收对自己有用的就是最重要的。读完一本书你可以只用一句话简单地记录下自己的感想,比如说读完一本人物传记,你会想在笔记本里记下:这个人好厉害,而就在你拿起笔的时候,就会想到应该写一下这个人厉害在哪?就这样你的读书笔记顺其自然地就越写越长了。
还有就是读书不要一味地从头到尾地看,只看自己关注的就行了,因为有的书可以让人学到很多东西,也有的书“虽然大部分没什么意思,但有几页确实能给人很大启发”,世界上的知识有太多太多,有些知识你可能一辈子都用不上,要学着去筛选信息。
写总比不写好得多,写一句话也是成长!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是一种人生必备的技能!
行动起来!光说不练假把式,把读书笔记运用到你的阅读生活中,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愿你也可以通过读书收获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