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旷日持久的催眠中长大,因为催眠的本质是暗示。父母平时对孩子说的话、做的事,甚至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成长环境,都起着暗示的作用。
不一样的催眠,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他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其实我们一生都在不同程度的催眠状态中度过,而我们也无意识地接受着各种催眠信息,而这些信息,许多是来自我们的父母、亲友,我们最信赖的人,它对我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我们接收的催眠却有分为:"正向催眠"和"负向催眠"。
家长经常用重复的话语批评孩子,便会产生一种负面催眠效应。例如:“你真笨!”“你真没出息!”“你就是不想读书!”“你真懒!”“你就是多动!”“你的字就是写不好!”等等。
孩子的潜意识在反复接受了这些不良暗示后,就等于给孩子的显意识下达了指令,让孩子以后的行为和结果朝着受暗示的方向发展,于是孩子的行为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了。
同样,如果家长经常用正面的话语激励和表扬孩子,则是一种正面的催眠效应。例如:“宝贝很乖!”“你越来越聪明!”“你越来越认真!”“你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你每次都有不同的进步!”等等。
当孩子的潜意识在接受了这些正面的暗示后,就会调动孩子的正能量,让孩子的行为和结果越来越好。
父母是天生的催眠师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在0-6岁时,人的大脑神经通路还未成熟,有近85%的儿童催眠感受性极高,4-10岁的儿童最容易接受催眠暗示。
由于催眠的关键就在于暗示的感受性,而且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的言语与行为有很高的接受性,孩子是最佳的学习者,他们时刻以敏感于成年人三百倍的身心观察、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因此便为父母们的催眠术发挥威力提供了良好条件。
每一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就拥有所有的天赋,只是某些孩子,拥有非常好的环境让他的天赋得以发挥,这样的孩子,也许就是我们称之为的天才。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语言天赋、音乐天赋、运动天赋,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未来的运动员、画家、艺术家,关键在于,父母给予孩子的什么样的支持和帮助来决定这一切。
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正向催眠,培养一个健康、快乐、阳光的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