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梭罗的《瓦尔登湖》,喜欢摘抄其中智慧的言语,慢慢品味,第二次读,依旧收获满满,可能这就是名著的魅力吧。下面仅仅引用了两句话,就引发了我对生活深深的思考。。。
正是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决定了此人的命运,指向了他的归宿。
仔细想想,如果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小职工,那么就注定了你人生的轨迹,可能起起伏伏最终还是逃不掉小人物的命运。这就是成功学上讲的,把目标定在月亮,你只能射中小鸟,把目标定在小鸟,你可能只射中了房顶,这就是树立远大目标的重要性吧。
说实话,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段压力特别大,每天靠着读几页《羊皮卷》才坚持下来的,所谓的成功学,确实帮助过我,甚至有一段时间,它是我全部的精神寄托,精神支柱。但随着慢慢地成长和周围环境的改变,我已经不太愿意相信成功学了,因为总感觉只有自己经历过的才可信。别人的经验始终是别人的,人各有别,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
有时候也觉得是不是自己变得现实了,不愿意再去相信所谓的梦想,是不是自己已经失去了追逐梦想的勇气,为什么还是曾经的羊皮卷,却再也记不起你奋斗的激情。
可人总得相信点什么,人总得有信仰,就像西方人某群人坚定地信仰基督教一样,当某种信仰深入骨髓,你才会勇敢的在追求梦的路上走下去,不被现实困扰,不被现实打败。
可悲的是,我们现在都不再选择相信,成功路上,非死即伤,被曾经的失败和挫折刺痛过无数次,以至于我们不敢再相信,只因为不想再受伤。就像那条一直撞透明玻璃板的鱼,看到就在眼前的食物,那种想要得到欲望激励着它不断往前冲,不断的撞击那块看不见的玻璃,它被撞的头晕眼花,筋疲力尽,但实验人员拿开那块木板时,那条鱼蜷缩在角落里眼巴巴的看着眼前的食物却在也不敢前进。再想想,我们不也一样吗。
追求梦想的路上,一再 的受伤害,被刺痛,为了避免伤害,我们选择了无数个理由告诉自己不要再前进。为了避免伤害,我们选择不再相信。为了避免伤害,我们扼杀了我们可以变得更好的可能性,不断地告诉自己,就这样就好,追求安稳,不愿意冒一丢丢的风险,在流水的岁月里,蹉跎了人生。
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把自己套死在了一种规矩里,所有的路都是被安排好的,人生失去了多样性的可能。所以不要看死了自己,如果你还想要有一个多姿多彩的人生,那就做一个会做梦的人吧。
人的力量还从未被彻底的估量呢,我们不能根据先例判断人还能干什么,人做的实在是太少了,不论你以前经历过怎样的失败,别因此一蹶不振,我的孩子,谁能指派你去做你未曾做完的事情呢
改变是困难的,一旦你选择了不相信,慢慢的你就习惯了不相信。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安逸,很难去摆脱这种状态,因为不可能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而去自讨苦吃,去放下眼前的安逸,而去追一个水中月镜中花不知是否可能实现的梦,而且追梦的过程中还会不能想象的遭遇困苦和挫折。大部分人,只是望了望这条充满荆棘的路,说了一声,算了吧。
命运真的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信你就回头看一下,你现在的状态,难道不是自己所做的一个个决定,一个个选择的结果吗。
无论境遇如何,无论你经历过什么,我都希望,我们能相信生命的无限可能性,相信美好,相信努力,相信梦想,并为梦想,为心中的那份执念去做点什么。
不为别的,只为自己那不长不短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