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闡述了“人”的重要性,人是根本!對事不對人,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我是一個面對情緒沒辦法的人,很神奇的是,我又是一個激發情緒的人!現在回想起一件事情,我真的覺得很好玩兒,父母親都是用情緒來代替平和的表達!媽媽遇到事情,超過了自己的能力範圍無法掌控的時候,就會有情緒,嘮叨,抱怨,女人天生具備的特質,媽媽統統都用出來。而且媽媽在不斷試探爸爸的底線……爸爸是默不作聲的那一類,可是,只要爸爸給回應,媽媽一定慫了,停止了任何的嘮叨。爸爸給予的也是情緒的回應,不是平和的表達和溝通!這個模式父母相處了很多年,有沒有影響到我呢?有,而且影響很大!
回想起過往和身邊人的相處模式,我一旦佔領了上風,那絕對是不能停下來的,語言咄咄逼人,一定要爭論我是對的!而且我對的理直氣壯用情緒的方式表達出來!直到對方爆發情緒的方式,跟我對話,兩敗俱傷的時候,或者是對方用情緒把我鎮住的時候,我才會停止情緒的表達,然後慫了。
在爆發情緒的時候,青筋都快出來了!在被其他情緒震懾住的時候,好慫啊!一方面有爆發力,一方面又埋藏著一顆膽小、懦弱的心!
在家跟家人溝通,一旦我不想面對和不想回答的問題,我只要有情緒,或者是說話帶情緒,就沒人敢碰我了!讓我一個人好好待著,誰都碰不了我!我爸不聞不問,我媽連我爸的情緒都沒辦法,還能拿我有辦法嗎?爺爺奶奶更是當和事老,讓我一個人待著,等我情緒過了,才會來找我!我看到的父母的相處模式是逃避,情緒對抗,我感受到的我的相處模式,情緒對抗,沒解決辦法,沒人可以解決!我的人生就沒有怎麼面對過情緒,解決人的問題的經驗元素。
記得有一次在面對學員情緒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把對話框關閉,選擇不解決問題,逃避!我留意過自己的內心,逃避的動作自然而言就出來了,不假思索的!還有一次在高級班面對學員的情緒,但是,又不得不面對的時候,我沒得選擇,那就講事情吧,不說人的問題了。逃的呀!!!
如果我不面對“人”的問題,解決“人”的問題,不去深度探索自己內心世界情緒的根源,它就會障礙住我的人際關係。一個問題繞開,兩個問題繞開,就會讓我的人生充滿負重的問題,哪能輕裝上陣呢?也會障礙我潛能的發揮!
我是一切的根源!不願看自己的問題,又哪有機會穿越和突破呢?也正是走過這段自我認知、自我突破的路,對他人的性格障礙才會多一分同理心!
【盛世贏家~粟莎~成就生命價值的智慧女人~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