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召开了家庭会议。面对父母与弟弟一家纠缠共生的关系,看见了他们烦恼与痛苦背后的执着无明,看见他们的渴望与局限……要不带情绪,温和坚定地因势利导,把事情引向好的方向,对我实在是一个挑战。烦恼了我好几天,有时候真想不理!不想自己太辛苦、承担太多,但家人至亲,骨肉相连,无法舍弃。你以为的不管不理都只是以回避的方式防御而已。问题,要想真正的解决,必须要直面它,思考它,寻找合适的策略。三思而后行,决定还是行动起来。
为了能有个安静愉快的氛围,也为了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事前,我制定了计划,与两个妹妹达成共识,在梁先生的帮助指导下预设了不同的局面下该如何理智温和地应对,再商定聚餐会议时间、地点。面对执迷的家人,帮他们分析风险利弊,面对他们的情绪激动,温和而坚定。还好,最终一家人达成共识,各自安好。看见家人的执着与不切实际欲望,自寻的烦恼,在生活的漩涡下挣扎,缺乏现实检验能力。我只能静静地看着,他们的人生交回给他们自己承担。我能做的,能帮的,有时候真的不多。(5-15后记:不曾想人若立场不清,心意不定则执着不甘。终需借助外力,化解心念。好事多磨,感谢梁生尽心尽力的支持与帮助,事情得以解决)
其实,人生有痛苦是必然的。得不到就痛苦,也是必然的。人生得不到的东西太多了。某种程度上,我们要学会认命,有所追求,有所放弃,是人生智慧。有的人,学会了自省与觉察,活在当下。有的人,用麻木回避痛苦,把人生过成了另一种悲哀。
哲学的终极追问就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想起在地面课时,老师一席话:“人生的意义,就是有所执着,有所追求,有所爱,有所在乎,并且想要为了在乎的东西而去努力,实现。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痛苦正给了你答案。痛苦正在告诉你,你所在乎的是什么。”深以为然!没有了痛苦的人,其实是没有了灵魂的人。他们的生活,失去了追求。比痛苦更可怕的,正是没有痛苦。一个人连痛苦都体验不到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
痛苦,是因为内心还有所渴望,还对生活充满了向往。人处在痛苦中的时候,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恰恰是他们的意义所在。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痛苦正给了你答案。痛苦正在告诉你,你所在乎的是什么。你的内在小孩在告诉你你的渴望是什么。
一个人会愤怒、自责、焦虑、迷茫,是因为他还在努力追求自己的所爱,还在执着。他不甘心,他不想放弃,他还想要,他还在尝试。感谢痛苦。它在告诉你,你的内心,依然对生活充满了渴望。如果你照顾好自己的内在小孩,就不会把需求投射到别人身上,希望别人来满足你。我们要学会的是了解自己的内在需要,照顾好自己的内在小孩,不把力量交给别人,不让别人可以轻易拨动你的情绪。
人生最美的事,莫过于内心还有所渴望。你去直面自己的痛苦,直面内心深处的黑暗、恐惧、渴望,你去寻找合适的渠道努力实现它或者觉察它远远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理智地放弃它。这样你才能拥抱生活的光明与幸福。其实,生活处处有惊喜,只要你愿意看见它,发现它。(今天收到两份学生送的母亲节礼物,是另一种小确幸。)
看透了生活,依然热爱生活,是爱自己。丰富自己的内在,把人生过得有趣好玩,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有可能,我们既够不上是一个“有趣”的人,也绝不是一个“无趣”的人,我们只是处于中间的那个“平淡无奇”的人: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朝九晚五,两点一线,周而复始;带着面具在朋友圈营造好形象,在公司、在家里竭力经营人设,聚会时除了聚餐、唱K,就是电影、好为人师、呱噪穿梭各种活动……
只是丧失了生活的情趣;
只是丧失了发现美的眼睛;
只是丧失了孩童般的好奇心;
只是丧失了探索未知的勇气……
没有人关心是不是有趣,只有人关心是不是平稳。其实,比起获得平稳,我们更需要追求有趣。所谓的平稳,只是对平庸与无聊的粉饰。在不断“被外界改变”的被动中,我们无法平稳。我们能够对抗平庸与无聊的唯一出路,就是主动去接纳,去体验,去创造,去尝试。我自倾怀,君且随意。
你很珍贵,生而为人,珍惜肉身,好好修行。爱你所爱,行你所行。若爱,便是一生,倾其所有;若爱,只许一人,一往情深。遇一人而白首,择一城而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