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有声书行业的新人,之前的经历让我做出了量变到质变的决策,一次性接了很多本书,每个周一到周日从早起到凌晨睡前,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录音、对轨、联系搭档以及和后期沟通。
这股强大的自我推进的动力以及自制力,让我自己都惊讶,我没想到自己竟然可以努力到这种地步,还满心欢喜的想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下子稳了,我肯定能在这条专业道路上越练越好的。
可就在如此日复一日的努力练习之后,我的专业能力竟然没有进步还反而退步了!!
这让我开始深深质疑自己,质疑自己的能力,质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个行业,质疑我选择的这条路到底是否正确、到底是不是真的适合我?
然后我暂停了三天的时间,没有录音,让自己的大脑得到除了睡眠之外的时间来放空,然后细细反思问题到底出现在了哪里。
回顾这段时间,几乎所有时间都用来录音,根本没有留下思考和纠错的时间。就像工厂里流水线上的机器,做完这件货物马上又来了另外一件,没有时间去检查生产出来的货物具体是哪里哪里有瑕疵、而这个瑕疵又该如何改进,就只是不停的生产,根据当时情况即兴发挥,生产出来的货物也时好时坏,完全取决于freestyle。
想起了和杜老师聊天的时候他说的一段话,原话是什么我记不清了,但那段话表达的意思却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努力的过程,不是盲目和一成不变的。只要确定好目标是对的,那就盯紧这个目标,在桌寻目标的路上不断调整脚步和方向,直至抵达终点。
人生的任何阶段,都需要准备一本错题本。
是啊,我既然已经决定了要在一年时间内做出一番小小的成绩以证明自己,那为什么要去质疑这个目标呢?在初学者阶段,基本功都没掌握牢固,还谈什么量变产生质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只学会了加减乘除,就去不断地刷高数题库,哪怕刷一千题一万题,有什么用?做了也是错,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还不如有针对性的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去练习,即时纠错,及时更正,记录到错题本上,然后就这一个知识点去大量练习,直至掌握。【单元测试】
再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练习。【单元测试】
然后再汇总,将掌握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运用到实践当中。【模拟考】在实践中继续纠错,然后订正+练习,直至这个错误不会再犯。
练习上让量变产生质变的前提,是勤思考、常纠错、能改正。
不过这样大量的练习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我知道了如何处理自身口水音、肌肉僵硬、录音状态等问题,不过这些,远不足以弥补专业上的落后。
所以,在打基础阶段,一次只接一本书,好好钻研,真正思考透彻,打磨自身。
先让自己实力够硬,再考虑其他。
敢,就有万丈光芒。
但敢,不是自不量力。
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认真走到这一个目标终点。
你可以的,憬言,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