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认为社群运营就是大家加个微信群,然后每天在群里发小广告,期待有那么一天能成交?又有多少人认为我自建个人影响力,吸引那些愿意听我胡说海说,完了还能帮我传播?其实这些说的都对,但这只是社群运营的展现形式,是执行层,并不是社群运营的核心。那么核心又是什么?
我记得之前有行业内的大咖就此说了个人的看法,他认为社群是品牌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品牌的延伸,是存在人的心智中。在众多社群运营思路上,我是很认同这个说法。无论是以微信群承载用户的互动,还是通过社交网络构建自媒体传播,都绕不开品牌的打造,社群的本质是基于人与人的传播,而这一切都绕不开时间的长短,有些公司建了10几个微信群,刚建的1个月非常活跃,貌似也带来一点销量,然后就大肆宣传我司在社群道路上以走的风生水起;那么2个月呢,3个月,6个月呢,用户会一直在微信群和你互动吗?
说个你身边的例子,现在每个人都有那么几个微信群,你有多久没在群里聊天了呢,以联系最直接的同学群,亲友群,你每天去群里的聊天次数又有多少?更何况其他没那么强关系群了。
所以建立社群的前提是品牌,其次是微信群承接互动,社交媒体号负责传播,品牌我就不讲了,我今天说说微信群的建立方法。
1、全力运营与公司核心业务相关的种子用户群
这类人不用太多,但一定要精,业内比较成功的就是小米的100个梦想赞助商,从10000个人选出5000人,再到2000,最后就剩100,这100为小米系统初期带来了百倍乃至千倍的人流量。
2、其次是活跃用户群
这类用户或许只是享受了你们的服务,购买过你们的商品,但离种子用户还差几个LVL,他们的显著特征是,每次有活动,他们会去参与,但只有一部人会主动传播和提建议,由于这类用户群基数较多,是为第二重点运营对象。
3、最后是普通用户
不用说,这类用户集结了路人,僵尸粉,万年不冒泡,除非群主发红包;这类用户除非公司人多,那么就没有建立微群的必要,让他们留在社交媒体账号上,兴许还能被文章转化1、2个。
再来说社交媒体号
社交媒体号的核心在内容,其次是媒体关系维护,你内容做的好,自然会有媒体人送吆喝(媒体人也缺好内容啊),但内容转化其实并不高,以微信为例,各种作家,段子手,编辑,广告人,还有小清新都开了个人号或者订阅号,什么形式的内容都有,所以靠内容刷爆朋友圈真的很难,但也有手段可以达到,比如,你的一篇文章很有深度,那么你可以找到以上的这些人,让他们帮你发,以达到用手段完成刷爆朋友圈的目的,成本可能偏贵。除了这个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有,只是我不知道……
闲聊了这么久,最后再说说现在知名社群的现状:
1、罗辑思维社群:成功完成转化,并最终沉淀成平台用户,至于几千个会员微信群,基本没人聊天,连广告也很少。
2、吴晓波社群:做的也不错,卖杨梅酒,卖船票,卖书,卖音频,就差没有做红娘搭红线,而各地的微信群,QQ群,也是没人聊天。
3、馄饨研习社:之前是颠覆式创新研习社,后来李善友从美国回来改名混沌研习社,个人认为自从他抛下家产远赴大洋彼岸后,现如今研习社已不是之前的那个,活跃度基本可以忽略,因为众多社员听了他很多课,还是没能做好公司,做好产品,做好运营……
再来说说正和岛这个高端社群,正和岛囊括国内众多一线企业家,自然不能以一般社群来衡量(你见过成名企业家天天看微信聊天么),以资源对接的正和岛存活时间一定是相当长的。
还有就是秋叶大师的学习群,这也是建立在学习的目的之上,以新代老,不缺人,重点在课程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进。
至于还有其他圈子,就等大家积极留言了,我只是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