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21期“寒”专题活动。
昨天还艳阳高照,气温飚升得想脱掉棉袄,一夜大风,把寒气又刮回来了。
早上睁开眼,老王就看到了种田大户群里,气象部门发的气象预报,今到明日,气温下降10℃以上,倒春寒要来了。农业农村局也下发了预防倒春寒方案。种田大户们七嘴八舌炸开了锅,这个说,我的育秧棚还没建好,那个说我的稻谷才下田,还有的说我几十亩油菜已抽苔,这下全完了......
看着大家的议论,老王深深地叹息了一声,这老天就是爱捉弄种田人,为什么年年都来倒春寒?
去年听农业干部讲,倒春寒是一种自然气候现象,一般出现在每年的立春之后,立夏之前,即2月初至4月底。指初春时节,气候温度回升较快,但春季后期,常因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气候温度下降较快,所以还会出现一段低温的寒冷天气,这种“前春暖,后春冷”的天气被称为“倒春寒”。
老王披衣下床,今天他也没心情听那“穆桂英挂帅”了,他要赶紧去看看他那已露白的秧苗。
匆匆洗漱,由于用力过大,牙龈捣出了血。呸,呸,吐了两口,用毛巾抹了一把脸,扛起铁铣就出门了。
早春2月,小风刮得呜呜叫,迎着风,老王冷得哆嗦了一下,他赶紧把衣服领子向上扯了扯,想转回去穿那件带帽子的大棉袄,又一想,穿大棉袄干活也不方便,还是算了。
老王的育秧田,就在门口大塘下边,风把小拱棚上的薄膜吹得呼啦啦响,他蹲下来把薄膜顺了顺,又沿着拱棚边沿盖了一圈土。6个10米长的拱棚,全部覆一圈土,老王已经汗流浃背了。他又看了一下种粮大户群气象部门通知,寒流还有雨。趁着身体活动开了,他决定去大畈麦田和油菜田看看。
老王来到大畈,立春后刚浇过水的麦苗,正现青,要不是倒春寒,可能过十天半月就到起身期了。他逐田检查了排水沟,堵塞了的清理清理。农谚讲:尺麦怕寸水。小麦起身后淹水就会造成渍害,就要减产。十天前浇水,现在要清沟排水,种庄稼真是不容易。
清理完了小麦田沟,他又去看了他的冬油菜,油菜长势还可以,菜苔已经长有2寸高。他同样把田沟清理了一下,边清理还边在心理祷告:但愿倒春寒早点走,不要冻伤已经抽苔的油菜。
这两亩多油菜籽榨的油,够他一家人吃一年。去年有人要买他的菜籽油,他没卖,现在还有20斤,刚好可以吃到接上。老王总想着自己种的吃着放心,什么进口的、调和的,你敢保没有转基因的?
干完了这些,老王一看手机,呀,十点多了,这才想起自己还没吃早饭。哟,老婆子打了好几个电话,光干活忘了昨晚手机调静音了。他赶忙给老伴回了电话,老伴说,我刚去育秧田找你,没找到正着急呢。
老王到家放下铁铣,老伴就把热好的饭菜端了过来。
“柱子吃过了吗?”
“哪吃了,还没起床。”老伴说着向儿子房间瞅了一眼。
“这倒春寒来的真快,昨天那么暖和,今天冻手疼。”老伴又咕叽了一句。
“唉,倒春寒可以应对,到是儿子不上进,晚上不睡,白天睡。年也过了,十五也过了,不找工作让人心寒啊!”老王放下筷子,饭也没胃口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