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学到鲁迅先生的文章,闲暇时又在《三联》看到关于先生的文章,看见先生的“从来如此,便对么?”,颇有共鸣,便有了兴趣。
先读了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口气读完了吧,文章中看到了不一样的鲁迅先生,可敬更可亲。好奇心驱使,读了《朱安传》,感慨万千。朱安是悲哀的,她与鲁迅先生是不合适的,无感情可言的,封建传统残害了她。即便如此,先生也没有对她不管不顾,负起了自己该负的责任,让她衣食无忧,哪怕自己过得拮据点儿,对于母亲送给他的这件“礼物”,他好生供奉着。但要共同生活培育下一代,那是不可能的。这也是让我钦佩的一点,先生便是先生,与常人不同。应该庆幸自己生在这个婚姻恋爱自由的大好时代。
接着继续读了《两地书》,鲁迅先生和许先生的通信,在这里,我又看到了不一样的鲁迅。他们是什么呢?朋友?知己?怕是远远不够的。许先生是新青年的代表,给鲁迅的生活注入了活力,有思想有才华有胆识,怎能不爱呢?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旧式太太朱安形成强烈的反差。与这样伟大的鲁迅先生生活在一起,是不是得牺牲一些东西呢?是的,后期的许先生操劳家务,教育孩子,几乎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但她心甘情愿,毫无怨言。若不是遇见鲁迅先生,许先生怎么甘愿回归家庭,做先生的贤内助呢?
由此便想起杜素娟老师的《文学里的爱情课》,真正的爱情便像鲁迅先生和许先生,可以无私付出,可以牺牲自我,可以跨越年龄。从这两本书里看到了不一样的鲁迅先生,也对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先生的学识、思想、做人,是让人敬佩的。
年少读不懂鲁迅,现在喜欢读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