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前行——记者笔记
黄河在左,飞龙山在右。
朝看黄河水涛涛,暮看山野鎏金光。
两年前,我还是一名默默付出的初中语文老师,每日晨起晚归,教书育人,闲暇时编编自媒体,当当志愿者,做做公益,看看孩子。有空时和闺蜜旅游,聚餐,偶尔用自己的笔触记录美好的生活,人们都羡慕我把日子过成了诗,我也乐在其中。
2017年7月送走那一批毕业生后,我改行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行业,成了一名新闻工作者。以前参加志愿服务后也写过报道,那仅仅是为自己的小平台作,而现在我面对是《忻州日报》乃至更大的媒体。与我喜欢的散文诗歌似乎越走越远了,有点儿晕乎,有点儿发懵,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
拿着相机跟着工作队出行,初当记者,老师的形象挥之不去,不敢冲出去,不敢跑在领导前抢镜头广,路旁的花朵却是照了不少,朋友圈依然诗意满满,我感觉自己实在做不了记者。好在第一张图片被《忻州日报》采用了,给了我一点自信。接着是写稿,当老师时讲过新闻的写法,但是让自己写一篇好新闻稿还是挺难,六要素好交代,具体做法、过程需要深挖,寻资料、学政策、看新闻、记会议,调动起全身的新闻细胞来拼稿子。慢慢地豆腐块大起来,稿费也渐渐多起来了。
2018年是全县脱贫攻坚摘帽之年,全县集中力量攻克难关,由于保德县是山西省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苦战。3月县委宣传部成立了一支脱贫攻坚特别宣传组,目的是要记录全县脱贫攻坚的全过程,一方面是要留存资料,另一方面要做成纪录片再现干群合力攻坚的真实场景,激励广大的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硬仗。
宣传组选的队员都是业界精英,与他们搭档,我有点力不从心,在新的领域额,还有许多规矩不是很懂,但无论如何任务在肩,只能不断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毛主席曾说:不打无准备之战。我先从脱贫攻坚指挥部将《保德县脱贫摘帽实施方案》拿到手里,仔细研究了两天,终于理清了十大工程里三十项行动的重点,又从13个乡镇29个行业部门的专项行动计划中找出各自的工作亮点,做成表格,一项一项打电话联系乡镇和行业负责人,做好了采访计划。
三月底接到任务,当时正是春耕时,王雄伟种谷、刘刚种西瓜、鑫土地有机肥的生产发放,一件件与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成了我日程表里的行动计划。
然而有些事情不在计划里,也不在原地等着我,是需要我自己去发现,四月四号清早我在浏览朋友圈时发现人社局的朋友发了一个小视频,一群人在同舟广场准备乘坐大巴,条幅上写着“忻州市智信达人力资源公司助推保德就业扶贫赴奇瑞鄂尔多斯就业”。不假思索马上联系队友出发,现场采访了就业局局长和即将乘车离开家乡的 技术工,发现他们没有过去走西口的那种悲戚,每个人脸上流露的都是一种踏实。回家后一篇《保德百余青年快乐走西口》马上写成,投《忻州日报》后第二天就见报了。我发现只有走出去才会有发现,走出去才有新鲜的题材,走出去才能深入到群众中,在现场才能感受到他们的悲喜,才能有感动,才能写出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
易地搬迁分房是扶贫办副主任通知的,排队、抓阄、登记一个没落全部入境。有镜头没有主人公也是欠缺,在排队的队伍中又找到一个脱贫典型张新平,这是3月8日妇女节大会上见过的。这位演讲能把众人到感动到哭的巾帼致富人正好是我们的典型,通过现场采访得知她家里过几天要剪羊毛,还要种玉米,这是我们所需要的素材。约好时间专门去拍她的生活, 5月20日我们以张新平夫妻自立更新、不断向苦难向贫困作斗争的纪录片《一生有你》新鲜出炉了,同时,《山西日报》上的《保德千余贫困户喜领钥匙》和《忻州日报》上的《夫妻携手战贫困》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看着自己团队制作的视频和发表的稿件,我们都是满满的自豪感和收获感。
拍刘岗种西瓜时,得知元家山有几个孤儿在林遮峪乡中学上学,当时也没有在意。没隔多久又一次下乡路上与村里第一书记赵建军书记同乘一辆车,他顺路将工作队附近居住的三个孩子拉车上并介绍说:“这三个孩子爸爸死了,妈妈改嫁了。现在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很可怜,他们一回村就在村集体活动中心,睡觉才回家。”赵书记说:“村里还有五六个孩子跟他们一样,有五个孩子比这三个还要悲惨,爸爸去世,妈妈间歇性神经,把四个小孩儿锁在家里,不让上学,最后在县教委、乡政府,村两委的干涉下,才让大点的三个孩子到学校去。三个孩子有家不能回成了学校的常住人口,周末学校专门派了人照顾他们。”孩子们的情况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立即到学校拍摄,并与志愿者取得联系,在六一来临之际为孩子们送上了崭新的衣物和学习用品。在六一儿童节,我们又推出了以六个孩子为主人公的《第二个家》,片子一出感动了无数人。
田间地头指导工作的县领导,一心为民的第一书记张鹏、赵建军、戴俊东,窑洼乡的王雄伟,段家沟的王永清,元家山的刘岗,刘家梁的刘光提……
一年来百十来人成了我们笔下的主角,光伏发电站工地上,易地搬迁拆迁现场,西府海棠生产线上,春耕秋收,田间地头都有我们的踪影,13个乡镇遍布了我们的足迹,十大工程都有我们的报道,30项行动都有图片作证。
早出晚归,凌晨三点起床,跟踪菜农果农到菜市场,直到他们卖完东西。拍完土崖塔乡榆树里村拆迁,我们星夜兼程回到家已经是半夜12点多;经历酷暑严寒,三伏天,我们顶着烈日奔走在乡间,背心上的汗渍一圈一圈。三九天,配合山西新闻联播的同行去采访造林英雄赵蛇则,户外冷得如同冰窖,等回到车上,手也舒展不开。然而苦是暂时的,我的朋友圈里是贫困户脱贫致富后生动的笑脸,是经历蜕变后的新农村,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格言!
我们的纪录片越来越多,《瓜甜果香丰收忙》《收获》《开拓》按部就班更新,新闻稿件也越来越多《红枣之乡枣香浓》《爱心超市积分制扶贫又扶志》不断见报,诗意记着,从容不迫,我的从业之路越走越坚定。
一年间,从王雄伟到赵蛇则,经过无数次的采访拍摄,他们已经成了我最好的农民朋友。老赵被评为忻州市“道德模范”要展演,我为他创作了诗歌,他要去做巡回宣讲报告,我给他写一篇报告文。老赵的杏熟了,打电话说:“闺女,我给你带来一箱杏,你和大家分着吃吧。”秋天的新谷打好了,他打电话:“给你带来上好的小米,哪里也买不到。”我如何忍心要他的东西呢?他说:“你把我当成亲人就行了!”老人的心不忍拒绝,半年来五次采访,让我和老赵成了亲人之外的亲人。
一年来,我结识了无数的乡下亲戚,也拜得了无数新闻界的前辈,学会了足够一生享用的新知识。一篇《保德百余青年快乐走西口》获得了山西新闻二等奖,一篇《保德县精神文化“十个一”工程助推脱贫攻坚》被选入了国务院扶贫办扶贫扶志案经典案例里,一年来收获满满,内心充盈。
窗外蝉声阵阵,屋内笔尖流淌,两年的记者生活将当初那个害羞的小老师历练成了走路带风的女汉子。前行的路还很长,我要努力通过自己笔触将更保德纯乡村的东西传递出去。
黄河西流,我在南岸记录这两年来的欢喜与忙碌,成功与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