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在当下已然不再罕见,如何构建健康的心理世界也成了常规化讨论命题。“精神疾病”是正面陈述的词语,可当它增加或减少一个字,精神病,精神病院,乃至神经病,就带有一种别样的意味,暗含对一类人的刻板印象。近期上映的韩国恐怖电影昆池岩就是取材此类印象,电影在恐怖营造之余未免把精神疾病过分妖魔化。
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有一个曾患精神分裂的妈妈,而我把她送进了精神病院。
也许是出于对病理学的无知,当时我一直不愿去相信妈妈患病。那些发生的种种,我自以为是她一时的偏执,或者情绪一时过激了,总有平复的一天。在全家人身陷困顿时,这一丝侥幸是我唯一的逃避机会。然而这份侥幸最终在生活失控,她日渐消瘦中粉碎成虚无。
“妈你就是太多操心,太多担心,太多无谓的爱,才会落下这样的病,让人心疼,也让人心烦。”
那一天从主任医师到主治医师,他们让我去形容她的状态,他们似乎希望我去表述她的不同寻常。我机械地回答着,可内心深处我还是不想承认现实,可我又多么希望她健康无恙。她那么爱我,我那么爱她,她怎么可能不正常。
“今天你住院了。我努力说服自己这是对你好的选择。 对不起,骗了你。我实在害怕告诉你,此行的目的地是医院。 我懦弱,没有勇气去承担坦诚的后果。 听见你最后的声嘶力竭,哭喊我的名字,那么尖锐,我心痛,又无力。对不起,原谅我的无能,我还没强大到成为你的依靠。 妈妈,希望你好起来。 ”
那一天我带着她走进和故事里描述的一样精神科病房,我想去安抚她,却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铁门,铁窗,上交所有带有危险系数的物品,在那样的环境里,她应该也是懵的吧。在我离开的瞬间,那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后,一部分的我丢失了。
“今天终于见到你了,你的好转没有想象中那么快,你的脸像阴雨,没有微笑,走路悠悠,飘飘。”
那一天天的,我慢慢体会到了什么叫母子连心,你不好,我也不会好。
“考虑到你的病情,每次你打电话来,我都不知道该不该接。尽管前几天我偷偷给你充了话费。我就是胆小懦弱的。可刚才我还是接了电话,虽然你一直保持着平静,但是我仍听出来你声音里颤抖,我能感受到你的无助。可你还没康复,我必须狠一狠心。 ”
我妈住院的那一个多月,与我而言,超过一年。肩上的责任是那样沉重与复杂,每一天,我在无数次的怀疑与自责中煎熬。尽管不愿,我必须长大。
出院的那一天,妈妈向同一病房的病友介绍了我,那些病友也不过是被生活拖垮的平凡人,走进生活的死胡同,在寻找出来的路。办了出院手续,我陪她走出康复大楼,阳光洒下,她说:“天气真好。”
那些纷繁复杂的再理也出不了头绪,我不想过多的描绘不幸,好在现在那些无奈已成为了过去,如此足矣。
我爱我的妈妈,一个平凡的母亲。
以上是我的心路历程,永远忘不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