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听早课,老师讲到,很多人念头不断,听课时也不能静心听,突然被击中:自己就是这样,听课时,要么翻看一下微信文章,要么想到一些其它事情,不能静心听。
其实关于“念头多”问题,老师之前也讲过多次,但之前我从来都没意识到自己也有这么多念头,我还觉得自己这方面挺好,这次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学习有了进步吧。
我为什么不能静心听?
听课听得多了,就产生了一种“讲的内容也就这样,我都知道”的心理。
这种心理是现在才有吗?不是,是一直都有。
回想自己的学习和听课,发现只有能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或者完全出乎我意料的知识才能引起我的注意,其它内容都被我过滤掉了。
共鸣:是我自己先有了自己的体验,发现他人跟我一样,引起情绪的强烈波动。出乎意料:这是人天然的好奇心在起作用,并非我主动接受。
所以,原来,我不愿意接受别人,我拒绝进入别人的思维,我拒绝向他人学习。
想想这些天来,在“把思考的片段组织起来写出来”这件事上,我为什么总是一拖再拖,原因:觉得外界强迫了我,觉得自己累,不想费脑子,我有情绪,我要休息,不写也是情有可原的。
没学习心理学之前,总是强迫自己学习,即使很累了也不愿意放下书,很焦虑很痛苦。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学,自己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就是过于放纵自己,我反感他人催我奋进,为自己不进入深入学习找到了好理由,结果使得进步停滞了。
原来,我有这么强大的“不愿意”力量,总是能为自己找借口。
找到了问题,下一步怎么办?
借用《人生只有一件事》中的两个小标题:揪出“不愿意”,修“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