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二

晓春

本周从第四章开始读拉开时间间隔,正好这一章节也有一部分是我领读的内容。这一学习技巧叫做“分散式学习”,或者更常用的说法叫:间隔效应,顾名思义,就是把一次集中学习打散成数次学习,并拉开每次学习之间的时间间隔。用这种办法学习,学到的东西不会更少,而记得的时间却能长久很多。要建立并维持一套外语词汇、科学概念或其他信息资料,发现的最佳复习间隔是:第一次学过之后,一两天之内复习一次,然后过一个星期再复习,过一个月再复习。之后,复习间隔可拉得更长。最佳复习间隔,如果考试在一星期之内,而你想要把学习分作两次,那么你可以今天一次、明天一次,或者今天一次、后天一次。如果你还想再加一次复习,那可以加在考试的前一天,与第一次学习的相距正好在一星期之内。如果考试是在一个月后,那么最好的做法是今天学习一次,一星期之后学习第二次,如果要加第三次,那么再等3星期左右,依然安排在考试的前一天。考试的日子离得越远,也就是说,你需要保持记忆的时间越长,那么第一次学习与第二次复习之间的间隔越大,效果也就越好。不过,如果间隔时间比这再长的话,则拖得越长,考试成绩反而下降得越厉害。再说一遍,“临时抱佛脚”在紧急关头的确很有用,但问题是,所得记忆不会持久。而分散式学习却能让你记得长久得多。真正的缘由不在于我学得不够努力,也不在于我没有善于考试的“基因”。我的错误在于误判了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我被糊弄了,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熟练度”的东西给糊弄了,我以为既然今天轻易就记住了这些数据、公式、概念,那明天或者后天也一样能记得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习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感觉、在哪里学、在什么地方学等,以及人的情绪状况、专注程度、直觉感触等,都会对考试成绩产生影响...
    坚持的佳阅读 2,578评论 0 0
  • Part1.组块 1.1什么是组块 什么是组块 (chunk) ? 在你第一次见到一个全新的概念时,它看上去并没有...
    殷大侠阅读 10,433评论 0 22
  • 1.引言 这篇文章是关于组块原理的,它能把我们接触到的信息进行打包,让我更好的掌握。我们将学习到如何让自己形成组块...
    多元思考力阅读 3,352评论 0 0
  • 1 操场上一个一个的小方阵,以班级为单位从一至九依次排开,报完数,听过校长的一席话,开学典礼就算是完成了… 校长说...
    狮无邪阅读 3,952评论 0 0
  • 清晨的第一缕骄阳略显羞涩且温柔的铺洒在那条小河,熠熠生辉,河水折射的光芒射入眼球,让人不禁眨了眨眼 睛,天空开始变...
    波波简生活阅读 3,05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