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篇第八」18
【原文】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译文】
孔子说:“真伟大啊!舜、禹取得的天下,并不是靠争战夺来的啊!”
【注释】
“巍巍”,崇高雄伟的样子。
“舜”,黄帝后裔。姚姓,有虞氏,名重华,谥曰“舜”,以受尧帝的“禅让”而有天下。因国名为“虞”,故又称“虞舜”。舜从小受父亲瞽叟、后母和后母之子象的迫害,屡经磨难,但仍善待父母兄弟,深得百姓赞誉。舜不仅是中华道德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禹”,黄帝后裔,姒(音“四”)姓,以受舜帝的“禅让”而有天下,史称大禹、帝禹,是中国古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其父鲧(音“滚”)曾用障水法治理水患,历时九年未果。后来禹继任治水之事,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以疏水法治水成功。
“有”,取得,获得。如《资治通鉴》中的“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与”,争战。如《左传·哀公九年》中的“宋方吉,不可与也”,以及《国语·越语下》中的“彼来从我,固守勿与”。
“焉”,用于句尾,表示陈述、肯定或感叹,相当于“矣”、“呢”、“啊”。
【评析】
本章历来争议颇多,主要是因为对“不与”的理解不同。一般认为,“不与”至少有三种解读,即“不参与”、“不与求”和“不私享”。
其中“不参与”是指无为而治,“不私享”是指不以天下为私。但尧帝也有这两个特点,为何孔子只提舜、禹而不提尧呢?至于“不与求”,则“与”为“赠与”,“求”为“求取”。两者意义截然相反。将“不与”解作“不求”,似显牵强。
笔者倾向于作“争战”解。一是因为古时有类似的用法,如《左传·哀公九年》中的“宋方吉,不可与也”,以及《国语·越语下》中的“彼来从我,固守勿与”;二是因为只有舜、禹才是中国历史上真正不靠暴力争战,而仅凭道德事功,经“选贤与能”,由前任“禅让”而“有天下”的两位领袖。尧帝虽也是圣德之王,且开启了“禅让制”,但其君位却是继承自其兄长,非由禅让而来。这或许就是本章只提舜禹而不提尧帝的原因所在。
当舜禹未有天下时,他们并不有心求之,更不会以争战夺之。及其既有天下,则又“选贤与能”,不以天下为一己之私。此舜禹所以“巍巍乎”也。这与孔子时代为了争权夺利而屡屡发生的弑君纂位、攻伐争战的社会乱象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
孔子主张“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称赞舜禹不以争战而“有天下”。由此可见,孔子必定不会赞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类暴力血腥的政治主张。孔子的这一态度,在“八佾篇”第二十五章中对《韶》、《武》二乐的评论中就已有体现。孔子认为舜帝的《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而认为武王的《武》乐是“尽美矣,未尽善也”。舜帝、武王皆为古之圣王,但舜帝不以争战而有天下,故曰“尽善也”;而武王则是以伐纣而有天下,故曰“未尽善也”。
禹本来是要按照禅让制传位给伯益的。但禹死后,其子启以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据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战国楚竹简《容成氏》记载:“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此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遂成今日中国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