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人间失格中叶藏的人生是极其颓废的,作家太宰治自身的人生亦如此,某个知名人士说他的人生底色是悲凉的,非在这世间行走半生,非经历过这世间种种,应该无法理解这种颓废和悲凉。
从古至今人性其实未曾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这个世界的底色亦未曾有太多的改变,岁月变迁,沧海桑田,然世间的人情冷暖,悲欢离合,大体相同。
放眼周遭我们生活在怎样的一个世间,凉薄多于温情,你周围的人,或少有人会在你功成名就时从心里与你共喜,尽管他们平时有可能会和你共悲,因为人性更善妒,少有人会对你真正肝胆向倾,坦诚相待,多互相猜忌防范即便是最亲近的人,因为人性多疑,少有人对你的给予不杂私心,因为人性多自私贪恋,当你穷酸落魄时,少有人待你会带着一份尊重,只认衣衫不认人世界,你会看尽世间白眼,当你有名利权势时,又会多见阿谀奉承阴奉阳违的人,会看尽世间奴相,当你占领道德,或某个领域的至高点,会不自觉狭隘的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世间的是非,对错,好坏,美丑……然后义正言辞的责难不符合自己审美或者标准的人或事,更有甚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肆无忌惮的践踏别人的尊严,正如他们曾弱小无名时被践踏被衡量的那样,因为人性多傲慢,且狭隘,在这忙忙碌碌的世界上也少有人真正关心你的生老病死,甚至你生命的逝去,除了你少有的至亲和挚爱你的人,对于周遭大多数人只是餐后一刻钟的谈资,甚至谈资都不是。你只是他们生命中轻轻划过的一颗暗淡流星,远没有你自己想象中的那么耀眼。
随着年岁的增长,其实我们越少见到一张真诚阳光的脸,职场中让你感到疲惫的不但但是工作,还有每天上演的勾心头角,尔虞我诈。生活中让你不安的不但但是生存,还有你不够努力后所面临的悲惨人生,甚至会丧失做人尊严和资格。生的艰难,死的恐惧,让我们逐渐失去了笑容,失去了基本的快乐, 最后你发现唯有在孩童天真无邪的脸上方能看到治愈的笑容,所以我们到底是成长了还是退化了?我们每天游走在人世间,工作,生活,眼前的世界如此真实,却又如此虚假,有时怀疑自己是不是误入了哪个片场,周遭大都是演员,你落魄时,陪你伤心陪你哭的人,内心深处或许藏着另一种情绪,你顺遂时,笑逐颜开的为你高兴,为你庆祝的人,内心深处却是另一番你不知道的光景,这世间的人或嫉妒,或鄙视,或贪婪,或傲慢,或阴险,或算计,或欺骗……每天都在上演,细思一身冷汗。
如何和你眼前的这个凉薄的世界相处,大多数人是选择努力适应,或是认为这就是世界本来的样子,改变自己适应世界,似乎是唯一的选择,我们中的多数都是这么度过一生的,被自身的贪嗔痴慢疑左右悲喜,左右行为,最终学会了逢场作戏,生存的伎俩,继而追求自我的人生价值,那个被灌输了很多观念知识以后架构的的人生价值,一个符合普世世界观的价值。
善思敏感的人面对这个有点污浊虚伪的世界或是不适的,但也大多是悲于心,安于世,随波逐流的度过一生,从未曾想过世界是否可以不这么污浊,可以变得更美好。
也有洁身自好的人,不选择和这个污浊的世界苟合,有如屈原般悲壮和纯粹,怀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凉,跳进汨罗江,还有选择隐世独居,独守一片净土,也见过患有精神洁癖的人宁愿选择孤独,也不选择合乌同流。尼采曾说独处的人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洁身自好的人是痛苦的他们无法理解这个世界,同样也不被这个世界所理解,大多冷眼看世间纷纭,形只影单,一世孤独。
人其实应该有更多更智慧的选择,不一定要随波逐流或用极端的方式守住内心的纯粹 。
你可以逐渐变成你讨厌人的人,并接受这个自己,你也可以守住内心的纯粹,清冷一生,安然于世,怎样都是一生,正如一句诗中所说“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天地间我们是如此的渺小,微如尘埃,我们一生的悲欢离合终会被时间尘封,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世界还是那个世界,犹如你未曾来过一样,对似乎永恒的问题我们总感觉是无能为力的。但如果说我们短暂的一生真有什么意义的话,我想大概是我们的灵魂能得到救赎吧,如果我们尚存一丝清醒,应该是不想带着肮脏的灵魂离开人世吧!如果我们渴望这一世寻得一丝温情抚慰自己的灵魂,那么首先让自己变得温情一些。在我们人生被工作,生活填满之余不妨留一点点空白思考一下,从更高的维度,以生死为背景看一下自己的人生 或许会少一点计较,贪婪,嗔恨,自私,狭隘……或许世间会因为每个人一点点的改变,变得美好而温情,世间有一种情怀是面对凉薄的世界,依然深情的活着,依然热爱它,依然愿意付出微弱之光驱赶周围的黑,点滴之水可以汇聚成海,千万只萤火虫总能照亮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