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号,进入运营学院,今天是第6天。
在每天的践行笔记中,我至少写下三条践行清单。但真正落实,并做到极致践行的不多。但也因此,体悟到八个字:在学中做,在错中学。
01,在学中做
001 第一天践行,学到赏识思维。
其实,发现别人的优点,比发现自己的优点容易。
因此开始既要发现老铁(尤其是同桌)的优点,也要发现自己的优点。
觉得自己没有明显的优点,所以努力做自己能做到的:每天打时区差,趁着老铁们还在睡梦中,我在新西兰的早上时间(比国内早五个小时),整理好前一天的群精华,以供老铁们需要时,不必辛苦爬楼去翻找。
若当天群内的信息量很大,则在当天睡前先整理一部分,第二天早晨再整理后续的。有时,队长或教练带领大家讨论某个事项后,我会及时整理出一个专题,方便大家集中理解。
002 第二天践行,学到心硬思维。
心硬,不是无情和冷漠,而是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无论身在何处,凡事不要轻易答应,答应了就要信守承诺。
以前的自己,心软又担心得罪人,常常因为不好意思拒绝,接受邀请或是做事;有时因为忙不过来,反而影响心情和做事效率及品质。
运行学习才短短几天,我已经学会在今天早上接受邀约时,会追问是否有时限了,哈哈。有进步!
003 第三天践行,学到参与思维。
想让众人乐在其中,就要让每个人参与其中,让TA感到被看见、被重视,自己是其中一份子,而不是个旁观者。
参加运营学院之前,我在英语学习群主动做组长,组员含我共五个人。A组员,长期潜水观察,任你怎么邀请和呼唤,从来没有出现过;B组员,起初还出现打卡,最近隐身了,私下联络也会回应一下;C组员,偶尔失踪,联络TA时,要看TA心情回应。D组员,最积极最暖心,从来不需提醒打卡,常在小组内主动发信息,学习认真努力,行动力杠杠的。
我在新年前,逐一微信其中三个组员B、C、D(A自一开始就拒绝任何人加TA微信),关心他们并询问和邀请:要不要在组里来个迎新年仪式?有没有什么点子……?三位组员都很暖心回应,互动超过预期。
虽然,昨天只有C和D出现在小组群内,但是气氛很温暖,好像我们已经是认识已久的老同学。而其实,我们做线上学习群的同学,还不到两个月呢。
02,在错中学
001 践行失误------提出意见,用错方式。
第一天写下的第一条践行清单:敢于得体地提出不同意见。
第二天践行时就破功:面对先生主动帮忙做家事,却因为他的个性和执着而生气,气头上就说了一句气话,而不是用得体的方式提出意见。我虽及时发现失误,却没有及时道歉。好在先生大气,没有生气(至少表面上)。
领悟:不要因为是一家人,就态度松懈以致“近亲生慢侮”。得体,要对每一个人做到,不分家里和家外。
002 践行失误------成品作品,分不清楚。
前天晚睡,昨天早起。睡眠不足加上不够细心,写践行笔记时,硬是把作品思维和成品思维理解颠倒了。
虽然写作业的过程中,自己也觉得有点奇怪,但又想着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先准时打卡交作业吧。 直到今天早上,要给老铁昨天的打卡作业投票前,阅读老铁们的打卡文时,才又一次感觉有哪里不对。
而我自己是有多固执呢?我没有自己先去做确认,而是在运营学院的队群里发【我要提问】,发完才去重看《作品思维or 成品思维》这篇原始文章。 结果,当然是:我看错和理解错了!
新年伊始,透过犯错,我给自己送上一个大礼:作品思维,是在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在运营学院短短六天,我学会了:在学中做,在错中学。我努力在做(方法有待改正),也努力在学(虽人到中年,记忆和反应不及年轻人)。
2019,我会持续努力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