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高考完,和母亲一起去了内蒙古。或许,你只有见过了辽阔的草原和荒芜的沙漠,才能真正理解内蒙人的豪情壮阔、质朴纯真;才能听懂《鸿雁》这首歌中的跌宕起伏的旋律和苍凉的马头琴声,“鸿雁天空上,队队排成行。江水凉,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
刚下大巴车,就被热情的蒙古族姑娘以嘹亮的歌声和甜美的马奶酒招待,并献上了最珍贵的礼物——雪白的哈达,表示对我们的欢迎和敬意。后来导游告诉我们,走之前要把哈达留在自己的座位上,表示虽然我的人离开了,但是我的心永远留在这里。
在看完歌舞表演后,下午的行程就是骑上大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
我们这队逐一挑选了自己喜欢的马,我挑了一匹中等个头,脾气温顺,模样俊俏的马。在大草原上,如果没有当地人带领前进,你会完全失去方向。当我们兴奋地向前奔驰了不知多久时,慢慢停下,猛然间失去了方向感,心里的安全防线一下子荡然无存。导游建议大家跟紧队伍,千万不要掉队,否则就像是大海航行里丢失的小船。我们面面相觑,互相提醒着,每到一个景点就清查一下人数,若是谁掉队了,一定要大声呼救。
马群很有意思,如果不奔跑,那他们就怡然自得的散步,倘若有一匹马跑起来,他们就像商量好似的一起跑。
我们前往的下一个景点是天鹅湖,就在去往天鹅湖的路上,好巧不巧我选中的这匹马在其他马都奔跑时,自己悄悄停了下来。刚开始这匹马还象征性跑两下,后来彻底不走了,无论我是夹马肚子,还是甩缰绳,他就是一动不动。我与队伍越来越远,当时我害怕极了,拼命大声呼喊,还好导游听到了,立刻调转方向回头找到我。他看了看我的马,勒了一下马肚子上的绳子,马儿一下拉出一堆热腾腾的粪便。拉完后轻松上路,马儿便快速奔跑追上了队伍。
09年年初降水量少,08年末的冬季更是没有一场酣畅的大雪。当时的内蒙古正遭受蝗虫的侵扰,我们从马背上下来走进半人高的草地,一脚下去有四五只蝗虫飞起来,我飞快上前踩去。
我们从中午1:30骑到下午6:00才结束骑行,那时从马背上下来,腿都是酸的,根本不想站起来,只想找个地儿躺下。夏日的内蒙,白天时间特别长晚上八点半,像是北京时间的五六点。夕阳西下,坐在草地上看那达慕大会的摔跤;夜幕降临,我们也围成一堆,点起篝火,唱歌跳舞。
草原的夜晚漆黑一片,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夜。蒙古包上的一站灯,光线射出去,得不到任何物体的反射。蒙古包和蒙古包之间隔着一段距离,每个蒙古包都像是独立的小岛。出门只要走出五步,你就会被黑色完全遮蔽,谁也看不见你。这时,你抬头看一眼天空,就能开看到无数明亮的星,待你定睛仔细看,又冒出无数的小星星,形成一条带状的河流。
星空似乎有一种魔力,当你疲惫的时候,抬头凝望,它能容纳你的压力与烦恼;当你彷徨的时候,抬头凝望,它能点燃你内心的希望;每你悲伤的时候,抬头凝望,它能倾听你的呐喊……
草原过后,我们去望位于鄂尔多斯的库布齐沙漠。
第一次看到骆驼,比想象中的要高大许多。她那长长的睫毛,迷人的眼睛,让你忍不住想靠近,她乖巧的跪在地上,静静地等你骑上她。
沙漠温度特别高,我们去的库布齐沙漠当时温度已经高大四十多度,我们穿了长袖和后牛仔裤,那时我才了解到,原来厚衣服除了能保暖,还可以很好的隔热,保护皮肤。越是在这种极端特殊的环境中,你会越发珍惜身边的资源,越容易正视内心的渴望,这是在舒适的城市生活中所体会不到的。
缓缓地绕着沙漠走了走,觉得还不够刺激,又体验了一把高空滑沙和沙漠摩托。沙漠摩托还是值得一试的,骑车的老手会带着你冲上近90度垂直的沙丘,然后掉头俯冲下来。前两次连眼睛都不敢睁开,习惯之后,拍手叫绝。
后来参观了成吉思汗的陵墓,似乎从一栋栋的古铜雕像中,感受到一代天骄的铁马冰河。
挥别内蒙古时,我想我们还会再相见的,那“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美景,正等着我与他敖包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