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心理咨询师工作的关系
碰到了比较多抑郁患者,包括我身边,也是有曾经深陷抑郁沼泽里的朋友,一直吃药,做手术。后来好不容易帮助她出坑后,我开始在想,为什么这么多人的情绪这么容易陷入负面,甚至绝望伤害自己,甚至是想离开这个世界。
普遍得抑郁症的大致都有两个原因:
一.就是从小缺少爱的滋养
一般抑郁症患者的背后都有一个没有爱的的家庭。
比如小时候父母的家庭暴力和争吵,就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而作为人的基因本能,当发现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就会优先考虑怎么生存下来。
这也是抑郁症的人会比常人的内心更加敏感和懂事的原因。
但是这种懂事听话并不是父母优秀教育带来的结果,只是在危机意识来的时候临时做的本能自我保护机制。
而抑郁症患者,大多都具备了讨好型人格,也是自我保护衍生的结果,会对别人特别好,好到牺牲自己,委屈自己,讨好别人,无论是是友情,还是爱情,都非常容易受到伤害。这是因为自己内在也是渴望别人也能这样对自己好,但是被人对抑郁症患者好的时候,他们,又会恐惧,又会觉得自己不配,不值得的矛盾冲突状态。
当心灵的创伤一直都没有得到有效愈合时,伤疤就会不断扩大,直到感受不到痛,开始想通过一些伤害自己的方式来找到活着的感觉,就是中后期的自伤。
二.从小缺少正面和反面的正确回应
就是缺少正反馈。
人活着,其实是非常需要正面或者反面的反馈。
这种正反馈可以是自己小时候做对了一件事事情父母的赞赏和夸奖,这样自己心灵就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并且需要父母说到做到,说奖励什么就奖励什么,有实质性,也是信任和安全感的建立。如果一个人她是在积极的氛围里成长,经常受到积极的正反馈的激励,这样的人性格就容易乐观积极。反之,如果一个人从小接触到的大多数都是负面信息,面对的只有责骂和打压,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价值,不值得被人爱和对自己好,自己不配。
也从来不知道自己那里做对了,哪里做错了,也不敢做选择,犹豫纠结,和拖延都会一直缠身。
所以在一个人从小就缺少爱的滋养,又没有正反馈的正向激励,这样的人就特别容易陷入抑郁的沼泽里爬不起来。
“反正没有人在乎我”
“我也挺没用的”
“随便怎么都无所谓”
“我就应该一个人承受”
这样的想法会反复出现,失去力量,没有自信变得自卑
对于她们来说不是因为看不到生活美好的一面而绝望,而是觉得这些美好的事物都与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