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第一次来到的日出就已惊艳,美景只独有,旁人多看的一眼都不行。
李坑是此行第一站,村不大,一两小时便可逛完,村口的大樟树也是媒婆树风水树,女儿出生时种下,待出嫁之时,樟树刚好长成可打成箱子的宽度,打成樟木箱装上嫁妆所以叫媒婆树,往里了走,如果说用"小桥流水"来形容李坑,我到是觉得用"活的多彩"更好,一条小河,一排排老宅,洗菜的女人,卖饼的男人,正是吃饭的时间,去餐馆点了当地特色的荷包红鲤鱼,粉蒸肉,红鲤鱼第一次吃,是当地的名菜,跟观赏的锦鲤相似,区别简单,就是一个能吃,一个不能吃,吃的时候还是会有抵触心理,尝了一口,肉质和一般的鱼基本相同,味道很好。
晚饭后,游客渐渐少了,画画儿的孩子也回住处歇息,我是闲不住的,行人稀少的村子,更有风味,村里的小店也陆陆续续的收摊,饭后小孩总往街上跑,成群成群的,可讨喜了,溪声,吵闹声,饭后闲聊的声儿,悦耳着呢。满足的走在回住所的小路,抬头望天,差点就以为看错了,满天满天的星,我放慢了脚步,走着走着停了下来,闭上眼睛,在睁开眼睛,星似乎更多了,多久没看到这般天空,稍等,还有惊喜,突然划过一道光,夜晚那到光是那么显眼,很短但很美好,我忽然想,这就是生活吧,生的美好,活的幸福。
李坑村不大,待上几天自然想往别处走走,一个小时的车程,景德镇是不错的选择,四大名镇,千年瓷都的名声打的响亮,初来景德镇,没想到在婺源踏入景德镇的第一步,第一眼看到的是景德镇陶瓷大学,它的前身景德镇陶瓷学院是我当年拿到校考合格证的学院,对这座学府,有些期盼有些遗憾,因为英语的关系没能圆梦,有些看起来美好的东西,在某个时间点,总是那么遥不可及,既然得不到,那就心存那一点点美好,不在去触碰它,路过大学以后,同行人一致决定去陶溪川,设计类的学生总得去些有设计气味的地方,吸吸烟火气,吸吸灵感,创意小店,创意工厂,琳琅满目,时间紧迫,我们没法细细揣摩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意义,就匆匆离去,恢宏大气中国陶瓷博物馆是今日之行最后一班车,陶瓷,从无到有,从古到今,不愧是匠人之魂,中华民族艺术之魂,印象极深的是,祭兰秞,祭红秞,孔雀绿,胭脂红,这些淡雅清新色的器皿,窑变成器的陶瓷我很是喜爱,不可多得,不可复制。
这些天遇见不少的人,不少的感动,我想出行的意义大概就是发现吧,发现美,发现新的事物,汪口用竹子做手工的奶奶,岭口向我们寻求帮助的爷爷,出行最后一天遇见的画家,奶奶做了一辈子的手工了,该歇歇了,但村里年轻人少,年轻人不愿意学,手艺不就断了嘛!她拖着身子带着倔强继续做下去,卖着不贵的作品和她慈祥的笑脸,我怎能不动容,岭口向我们寻求帮助的爷爷,拿着手机想拨出去一个电话都那么困难,在回桂林的上午,还能在走走这个村,走走一架架桥,碰见自己很欣赏的画家,交谈甚欢,太阳再大也挡不住两个爱画之人的心,谈画,谈色,舍不得离开,必须得走了,才挥手告别,抱歉不能跟你一起作画,在欣赏你的作品。
婺源之行,惊喜,留恋,这里的夜,这里的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