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80后的我,小时候生活还没有这么便利。那时候家门口没有超市,只有一间很小的小卖部,里面也只卖些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想吃点零食或什么稀罕的东西,只能到附近大集上买。每五天一个的大集就成了我小时候最见世面的地方,逢五逢十也是我最期盼的日子。为了赶集,骑自行车走八里多地,也不觉得累。大集上有我喜欢的冰糖葫芦,是山楂裹着一层麦芽糖,穿在竹签上的一种小吃。咬一口,糖衣又硬又脆,酸酸甜甜,冰冰凉凉的,很得小朋友的喜爱。那时候就在想,是谁这么有才,发现了山楂的这种吃法,裹上糖,穿成串,好吃还好拿。酸和甜,两种口味中和,酸甜可口,少了任何一种都有可能吃不下,要么太齁,要么太酸。如果单吃山楂,做为小朋友的我,是根本没办法咽下的。
那时候,小朋友们为了能吃上心爱的冰糖葫芦,经常要想办法讨好大人,赶集头一天一定特别乖巧、勤快,不惹事生非,还特别爱学习。嘴甜的就像含着糖葫芦的糖衣,即便这样,也不能每个集都能吃上。除了生活条件有限,还有交通的问题。再说大人也不能总是去赶集,还有很多大人的事情要忙活。没有大人的带领,小朋友是不能自己去赶集的。要是未经允许结群去了,回来肯定是免不了一顿狂风暴雨。吃冰糖葫芦也就成了我童年难得的奢侈。
不能赶集的日子,心里充满遗憾,这时候就特别巴望卖货郎来走街串巷。一开始,卖货郎是骑着自行车,后座竖着长杆子,上面插满了糖葫芦。一听到糖葫芦的叫卖声,小伙伴们赶紧放下手里的事情外跑,手里紧攥着省吃俭用攒的五毛钱,买一串解解馋。手里没钱的,就央求着能分一个,哪怕帮忙写作业也行。就这样你一口,我一口,互相比着,叫着,喊着……开心而又满足。
冰糖糖葫芦在北方很多见,也叫糖球,很多集会都会看见它的身影,比如济南千佛山山会,青岛四方水云庵糖球会等。水云庵的糖球会每年正月里开会,除了糖球还有其他南来北往的小吃,好不热闹。糖葫芦也由原来的山楂糖葫芦,增加了山药糖葫芦,香蕉、猕猴桃、橘子等各种水果糖葫芦,有的还是夹心的,核桃了之类的,外面裹上芝麻…总之种类越来越多,价格也翻了很多倍,有五块的,八块的,十二块的……但最经典的还是山楂糖葫芦,提起冰糖糖葫芦最多还是指山楂糖葫芦,也是我的最爱。
时代发展了,卖货郎不骑自行车了,改成脚蹬三轮,后来换成电动三轮,再后来也不走街串巷了,开起了专卖店。想吃糖葫芦只能赶大集或找个卖糖葫芦的店铺。糖葫芦也不再是一串串的,也可能是一个个的,各种花样。
随着慢慢长大,好吃的东西多了,糖葫芦越来越少吃了,再吃起来,味道还是那个味,感觉却不一样了。总觉得少了一些情怀在里面。但是,它确实是能勾起我童年回忆的一种独特零食。现在想那个味了,还会忍不住买上两串,一边吃一边缅怀我的过去。邻里、乡亲、古树、小路、大集、卖货郎…淳朴而又温馨,当然还有那群傻里傻气的少年们…
备注: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