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和A公司负责人的谈话,我能给你个反馈吗?”我的搭档用试探的眼神望着我。
我按耐着内心气愤、不满说:“你说吧!”
她叹了口气,说:“你刚才说的都没错,但是当你跳出事情直接攻击别人的时候,后面的话就没法听了。”
我听了没说话,内心很多小声音,谁让他那样评价我们?他们说的就客观吗?我们团队这么辛苦他都看不到吗?……我也知道我刚才的话语充满了不屑和攻击,可是我也觉得自己维护公司利益没错啊!最近,这样冲突的沟通好多次了,我是怎么了?压力太大?能力有限?唉……不想了,这个周末要去北京,F84的DISC双证班能让我开心点。
DISC,基于威廉马斯顿的《常人之情绪》发展出来四种人类行为模式的特点,去年其实已经学过了一个在此方面知名公司的评测产品,刚学完也是兴趣满满,解读了两份报告后,就遇到一堆问题,无法找到解答就慢慢失去了兴趣。这次李海峰老师双证班,除了专业度以外,最吸引我的就是身边很多人在得知我要参加双证班,纷纷展露了双证班的老毕业生身份,并告知我,海峰老师是个极具魅力、大爱的老师,双证班群是个有温度的社群……纳尼?大爱?温度?一个教测评工具的课程能有什么爱,温度啊?这个周末我来了,如果有,就让这爱和温度先拯救我吧!
头一天十一点多到达北京,突如其来的冷风冷雨,把我淋的透湿,冻的透彻,手机里群消息还在不停的跳,什么团团,推推发着课前的信息,不断的提醒我们完成前七天的功课,我带着:“嗯差不多就行了,明天课堂上学吧!”的心思在群消息的来电中睡去。
真的坐到了课堂上,才知道为什么推推,团团都反复提醒前置课程,海峰老师语速极快,开场连自我介绍都没有直切重点。我也算混迹培训圈十几年,听起他的课都又重温了什么叫全神贯注,但并不费力,海峰老师的课里,有着十八年DISC的经验,所以那些枯燥的语言都变成了生活中生动的案例。
这让我想起来,为何当初选择DISC,就是看中,它可以从直观的人的行为入手,洞察行为背后的动机,相对于其他各种测评,更容易被观察到行为层面的呈现,也能找到行为背后深层的原因。随着课程的深入,我拿着自己的报告内心感慨道,我怎么忘记了自己是谁呢?上次的那个冲突,对方用了他的C,而我这个HI,完全不被认可,我被踩中点就有了开篇那样的反应。看,学了双证,就有这样的黑话。DISC是四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其中从行动快和慢分,D和I是快的,S和C是慢的;从人和事分,D和C是关注事的,I和S又是关注人的。所以上面那段黑话翻译过来就是:对方在谈话时的焦点在事上,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而我关注的重点是在这件事中首先对我们团队的认可和团队利益。如果当时冷静下来,从最终目标出发,关注对方使用的行为模式,最少可以保证双方的关系在谈话中是维系的。
而另两位联合主讲人俞亮和任博老师的课程更是有各自独有的特色,下一篇就来讲讲我学到的如何用DISC来挣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