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早期,还没有电脑合成的年代里,一些电影中的惊险镜头其实都是巧妙的“错位实拍”。
最经典的就是喜剧大师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的表演。
你以为他在二楼边缘有惊无险地刹住了车,实际上所谓的“二楼”是一楼,而镜头中的“一楼”只是一张画板罢了。
异曲同工的还有哈罗德·劳埃德在《安全至下》中的徒手扒钟楼。
同样是错位拍摄。在危险系数为零的情况下,做出了毫无破绽的视觉效果。
那么随着时代推进,特效技术诞生并逐渐成熟,渐渐地它已然成为许多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大作中,仍有一些看似不可能的镜头并非特效炮制。今天我们盘点的第一期是《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上映之初,无数观众都被诺兰的恢弘的想象力所折服——环环相扣的梦境、折叠延伸的世界、难以窥透的人心……一切都让人流连痴迷。
毋庸置疑,这样一部鸿篇巨制中,运用到特效技术的地方自然数不胜数;但有几个伪装的非常像特效的镜头,其实是实拍。
街区爆炸
小李子首次带女学生进入梦境时,两人所处的咖啡店街角发生了爆炸。
这一段的视觉效果极其华丽,漫天飞舞的杂物碎片不但没有显得凌乱,镜头的快慢切换反而营造出了一种交响曲般的优雅感。
事实上,为了让这种爆炸更真实,制作组特意调来了多门道具空气炮,实实在在地让片场发生了多处爆炸。
另一个位置更高的摄像机位就能佐证这一事实。
更有意思的是,虽然爆炸是实拍,这段镜头里还是有地方运用了特效的:就是端坐在咖啡店门前的小李子和女学生。
道具组专门测试过,如果真人坐在空气炮的炮口外,一旦被击中就会飞出几十米远。
演员当然不可能冒这种生命危险,所以我们后来看到的淡定版小李子其实才是特效合成。
潘洛斯阶梯
约瑟夫饰演的亚瑟带领女学生熟悉梦境构造时,曾带她领略了潘洛斯阶梯的悖论。
理论上,潘洛斯阶梯是一个不断向上却又形成闭环的阶梯,但显然这样阶梯不可能存在于现实中。
而这个镜头又没使用特效,那么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说白了,还是用了本文最开头介绍的“错位拍摄”的手法。
摄制组专门找到一家废弃的游戏公司(为了看上去比较有科幻感),在大厅里搭建了“伪潘洛斯阶梯”。现实中它就是下图这个样子,螺旋向上,直至悬空。
而拍摄时,摄像机先从高位以一个特定的俯视角度拍摄,在那个特定角度,楼梯的最上端与最下端重合,造成了一种闭环的错觉。
等演员们走到楼梯最上端时,摄像机再下降,展现出楼梯真实的样子。
为了确保不穿帮,整个楼梯必须建造得极其精细,这样从特定角度看才能严丝合缝地形成潘洛斯阶梯。
重力旋转
在电影的高潮部分,亚瑟独自一人留在第二层梦境,背负起将其他队友“唤醒”的使命。
然而在第一层梦境的意外导致第二层梦境的重力方向受到影响,开始不断旋转,这就有了走廊里经典的重力旋转打斗戏。
任谁也难以想象,这么离奇的镜头居然也不是特效。
拍摄期间,道具组硬是弄来了一个大型旋转装置,并把里面搭建成了酒店过道的模样。
实际拍摄时,约瑟夫等演员吊着威亚悬在空中,不受旋转装置的影响;而摄影机则被固定在走廊的地板和墙面上,跟随外面套着的装置一起旋转。
如此一来,镜头中的效果就是演员一边适应重力方向改变,一边进行拳脚交锋了。
我们现在解释起来似乎轻描淡写,但实操时不知道要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阻力。导演组有这样的脑洞和执行魄力,着实让人佩服。
除了上述三个镜头外,《盗梦空间》还有两大实拍也可谓大手笔。
一是马路上飞驰而过的火车,道具组真的拖来了一辆火车,将其放置在加长版拖车上,营造出火车行驶的错觉。
二是最后的雪地堡垒。它同样不是特效,而是真实存在的建筑。其被炸毁的画面也是真实拍摄的,并非电脑合成。据说第一次炸的时候方向炸错了,不得以又炸了第二遍。
只能说诺兰对于电影的细节要求真的是精益求精,在人力可及的范围内,不想让自己的作品展现出一丝一毫的合成痕迹。这或许是种顽固死磕,又何尝不是值得尊敬的匠人之心。
本期文章至此告一段落,感谢你的阅读。关注我,下一期我们继续探寻那些堪比特效的实拍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