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忙着备考,就没有看纸质的“闲书”,一直看的是电子书,读了一半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觉得看电子书实在是不过瘾,便跑去图书馆借了本纸质版的。
我在图书馆挑选书的版本时,基本上是只看出版社的,像这类国文书,我就选择“中华书局”的版本,其次是“岳麓书社”,而同一个出版社的,我就选择被翻的次数最多的那一本,对于出版社水平都差不多的书,索性拿一本“最烂”但内容没有残缺的。
{这本书和我读的电子书版本不一样,但我觉得这个版本稍好一些}
我也不知道自己这是什么情结,刚开始是因为觉得翻的次数多的就是好书,没有人借阅的就是不好的书,后来就形成习惯了,认为翻旧的书更有“味道”,经多人之手,这书就有了别样的风情。
人们喜欢在时光中留下印记,也享受重温这印记的感觉,旧书所呈现的就是这种印记,书的版本越老,越有价值,同样,书被翻看的次数越多,也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