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传承中蕴含的年味儿,没有秦琼敬德前人们贴什么

小时候,除夕下午总会跟着父亲把面粉倒在小锅里做成浆糊,然后欢欢喜喜地请出早已准备好的门神贴在家里的大门上,那时候总是感觉他们一手拿鞭,一手执锏,可神气了。

流传最广的门神当属秦琼敬德,据说唐太宗李世民曾得了一种怪病,一入睡就做噩梦,梦中鬼哭神嚎,搞得他精神萎靡,夜不能寐,大将秦琼(字叔宝)和尉迟恭(字敬德)听说后,就全副披挂站立殿门之外。结果没多久李世民就痊愈了,再也没有受到噩梦的纠缠,至此后他命画师把秦琼敬德的画像画下来贴在宫门两旁,后来渐渐地流传到了民间,这表达了老百姓驱邪避凶,纳福迎祥的美好愿望。不过这种习俗是从明清以后才形成的,主要受《西游记》和《隋唐演义》这两部小说的影响。

门神作为“能驱邪避鬼,保卫家宅”的年画,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这种习俗已经流传了数千年。

历史上最早的人格化门神当属神荼和郁垒(去年元旦上映的《小门神》就讲述了神荼和郁垒的故事),早在远古时期黄帝与蚩尤在涿鹿进行了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中死了很多人。后来黄帝取得胜利后,经常有游魂野鬼侵害人类,黄帝就派遣了两位神将神荼和郁垒来统领人间游荡的群鬼,据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神荼和郁垒本是兄弟,他们接受任命后常在度朔山(东海的山名)的桃树下检查百鬼,只要发现有祸害人类的邪鬼就逮住喂虎。于是当地的老百姓就在腊月除夕,把雕刻在桃木上的神荼郁垒挂在门前,并用朱砂笔写上二神的名字。这种做法在唐代以前流传很多,历代多有记载,后来渐渐有雕刻在桃木上演变成画在画上,就成了我们最早的年画,画中二神站在桃树下,手里拿着桃木剑和苇索,很是威严,令百鬼畏惧。

唐代以来,出现了新的门神。据《历代神仙通鉴》等书记载:钟馗年少时才华出众,从终南山感到长安参加科举,结果仅仅因为相貌丑陋而落地,愤懑中一头撞死在了金殿上,唐高祖特地赐给他红官袍予以厚葬。后来唐玄宗患了急性病难以治愈,一天晚上混沌间梦见有一小鬼偷了寝殿财物要逃跑,急忙喊人捉拿,只见一个豹头虬髯,环目钩鼻,头戴乌纱,脚着黑鞋,身穿大红袍的天神跑上店来捉住小鬼瞋目而食,玄宗问他是谁,他回答说:“没有中举的钟馗”。第二天玄宗请来了画师吴道子将梦中神将画下来张贴在了宫门上用于驱邪祈福,之后在道教的宣扬下,钟馗作为驱凶捉鬼的神将被民间所传承。

明清开始,秦琼敬德的画像作为门神广泛普及,各个地区受地域文化影响也有所区别。比如离陕西近的地方河南人多供奉赵云和马超,汉中一代多供奉焦赞和孟良等。解放后门画儿的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如福寿图、五谷丰登图、儿童欢乐图、十帅跃马图等,更多地表达了人们对平安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总体而言,除了驱邪类门神神荼和郁垒,宗教类门神钟馗、哼哈二将,镇恶守宅的武将类门神秦琼敬德,还有廉洁清正的文官类门神包公海瑞以及招财进宝、福寿延年的祈福类门神福禄寿三神像。

年节是由各种味道组成的,远在异乡无法回家的乡愁是思念的味儿,一家人从筹备年货到欢聚一堂的温馨是喜庆的味儿,探究各种美食,做出各种好吃的是舌尖上的诱人味儿,而祭灶神、挂春联,贴门神更是炎黄子孙代代相承的祈福驱邪味儿,正是这各种味儿混在一起才洋溢出了浓浓的这撩人的年味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门神,是护门之神或守门之神,民间视之为驱邪魔、卫家宅、保平安、祈福禄的保护神,是最受咱老百姓欢迎的神祗之一。 据考...
    章雪峰阅读 1,884评论 7 16
  • 看红楼过新年之门神门神 手持板斧面朝天, 随你新鲜中一年。 厉鬼邪魔俱敛迹, 岂容小丑倚门边。 ——明 祝枝山《门...
    兔爰爱阅读 1,801评论 4 16
  • 记得以前很爱看一部日剧,里面有一段话当时特别喜欢: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 ,大约会和3万人相遇,其中在学校和职场认...
    美志阅读 502评论 0 1
  • 两个相互引用的对象会被GC垃圾回收吗?答案应该是不会!只要对象、属性等存在被引用,GC都会过滤掉的,不会被回收。笔...
    值得一看的喵阅读 2,442评论 0 1
  • 宫雨 一大早,二嘎和好朋友在他好朋友父母的带领下去淄博水上乐园玩。 打发他们走后,嘎娘如释重负,脑海中浮现出《勇敢...
    a宫雨阅读 296评论 0 1